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工作需要在“特色”上体现“精准”

[ 作者:尚景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7 录入:7 ]

全国两会召开前,记者走进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旅游局副局长郑学炳的办公室,墙上巨幅四川地图中,藏区景点被特别标注。去年,郑学炳曾10次进入藏区。(34日四川日报)

据悉,四川藏区贫困面广、贫困度深,所属32个县均为贫困县。但以下的数据却让笔者感到惊讶和安慰:四川50%以上的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分布在藏区,2015年四川藏区旅游总收入达392.96亿元,同比增长21.8%。藏区景点诸如九寨、黄龙已蜚声在外,但还有大批景区藏在深山人未知。此外,多数景区的旅游产品还停留在土特产阶段,附加值较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对于广大藏区,旅游业是最具潜力、最具优势、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旅游扶贫不仅是造血式扶贫,而且是开放式扶贫,外界的新观念、新思维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市场化的经营方式将迅速涌入藏区,可以带动藏区群众在精神文明上脱贫,推动藏区由传统转向现代、由封闭转向开放。因此,要科学谋划好、实施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确保藏区人民在2020年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需要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实施、更需要藏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

两会召开在即,广大代表委员们正履行职责,为人民代言,为民生鼓呼,为国家积极建言献策。提案将藏区旅游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无疑是对藏区贫困群众最好的“礼物”,我们也期待着国家能够纳言,充分发挥藏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将藏区打造成走向世界的国际旅游精品,开拓出一条旅游脱贫致富得的新路子。

作者地址:绵阳市游仙区小枧沟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