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不足半年后,吴奇凌突然辞去公职。作为当地最年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县领导,他曾被视为当地的政坛新星。(人民网 1月7日)
时下,公务员辞职热可谓是被媒体炒了一道又一道,究其原因,无外乎公众已将公务员这一职业打上了“稳定”、“铁饭碗”的标签,而辞职似乎与形成的这一固有看法显得格格不入,导致一旦出现某某官员辞职便成为了吸引大众眼球的新闻。但在笔者看来,针对官员辞职现象,完全无需大惊小怪。
首先,官员辞职是基于个人的自主选择,这本就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对自身的未来人生的一种规划,理应尊重个人的自主选择,我们不应将公务员的身份视为固化其个人身份的标签,公务员尽管有其职业的特殊性,但总归只是众多职业身份的一种,不是说只许进不许出,有退有进才能保障一个职业的活力。
其次,官员辞职不会对群众办事造成不便。尽管官员辞职新闻在近段时间的确有不少的新闻报道,但从整个公务员群体来看,占比也只是极少数,并未形成所谓的“辞职潮”,不会影响群众的正常办事,更不会对国家机制的正常运行造成任何影响。
最后,官员辞职也凸显出现如今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更加理性地选择个人职业。从官员辞职新闻里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勇于跳出“体制内”这一圈子的,很多都是年轻气盛的70后、80后,这些人往往有更高的学识水平,具备远大的理想抱负,跳出“体制内”后也能够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事业,这也充分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
现如今,随着加大反腐力度、中央“八项”规定、查处裸官等一系列政策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一些官员的辞职。对着部分人的辞职,正表明了国家在加大对公务员队伍的治理力度上取得了一定效果,出现“大浪淘沙”现象正是治理的目的所在。当然,我们也都知道,任何职业、任何岗位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国家行使管理工作更是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作为支撑。我们更多应该注意的是,要创造出更加科学人性化的人才管理制度和与工作能力相匹配的薪酬制度,以便挽留有能力、有经验、有理想抱负的人才,共同为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未来接力奋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