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在基层,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影响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在新时代要独具慧眼精准选才、精心育才、精确用才,充分发挥好人才对扶贫开发攻坚的支撑作用,切实为小康的决胜期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凝聚人才来实现全面小康,还需要在体制机制层面真正“广开进贤之路”,不能讲的是人才“第一资源”,做的却是人才成了“第二、三资源”,“人才战略地位”不是“人才略占地位”。
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加紧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完善选人用人的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要提高识才、聚才、用才的本领,抓好领导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这“三支队伍”建设,把最适合的岗位给予最适合的人,做到人尽其才,才能确保脱贫攻坚路上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掉队,才能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只有人尽其才,方能百事俱举。人才只有用好用活,才会激发潜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创造价值。要以服务发展为导向,根据每个人才的特点与专长搭建好“舞台”,对一些年轻的、粗糙型的干部要有理解之心、宽容之心,用感情留人、服务留人。“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要善于给岗位、交任务、压担子,始终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人才建功立业的前沿阵地,把人才放到实践中、置身岗位上在扶贫战线施展才干,真正做到“人岗相适”,让各类人才贡献其价值、实现其价值,努力汇聚成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移民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