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实施乡村振兴 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头

[ 作者:吾尧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07 录入:吴玲香 ]

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9月6日,四川日报)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正如省委书记彭清华同志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当前,四川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实现由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的跨越,实现真正意义的乡村振兴,唯有形成合理有效的人才联动机制,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把人才用起来、用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用人才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用干部的智慧推动乡村振兴的具体实现。

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头,就要想在前,谋在前。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也非一日能成,党员干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头人,要干成事,自然要做好相关规划,制定相关路线,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化解矛盾的办法,只有提前谋划、提前介入,才有可能在矛盾露头时予以化解,才不至于在问题发生时手足无措。

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头,就要走在前,做在前。群众是乡村振兴实施的主体,群众的配合与参与同乡村振兴的实现息息相关,要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其中,振兴“人心”,才能振兴“干劲”,从而振兴经济、振兴乡村。要起好“头雁”作用,既要有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的公仆思想,也要有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的为民情怀。

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头,就要站在前,挺在前。实现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路途坎坷,问题一旦产生,倘若没有人站出来积极解决、主动承担,那势必会埋下隐患,留下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党员干部既要拿好“指挥棒”,也要当好“奠基石”,既能在迷茫中为群众指明前行的方向,又能在困难时主动作为、有所担当,唯有解决好后顾之忧,才能让群众心无旁骛、全心全力的参与其中,为乡村振兴贡献举足轻重的群众智慧。

或许面对如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之问”,我们暂时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或阐述,但我们相信,主动作为、积极行动永远都比语言更响亮。

(作者单位:四川省蒲江县国土资源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