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莫让“创新”成为基层负担

[ 作者:彩上虹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24 录入:吴玲香 ]

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社会的需求,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需要高效率的工作方式,达到高质量的反馈结果。在新时代需要干部在工作中创新,与时俱进,更好的服务人民。但盲目的“创新”,非但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和产生好的效果,反而给基层工作增加负担。

全民微信时代,给群众带来的是生活的便捷,也为群众知晓官方信息增添了渠道。随着微信公众号的普及,企业、事业单位、个人等的微信公众号应运而生。通过管理员编辑信息,将各类惠民利民政策、办事流程推送,老百姓只要用个人微信关注账号就可以第一时间知晓。这无疑给干部在宣传工作上增加了渠道,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打开微信”就能知晓的便利,也将办事群众“最多只跑一次”落到实处。但每个部门都要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每天更新信息,毋庸置疑,对部门来说是“创新”的工作举措,但就基层来说,就差强人意了。

前期,接到某部门下发的关注某微信公众号、下载谋手机APP的通知文件,不仅要求基层干部全部关注,还要求群众关注,文件中注明的任务数,有的甚至超出了基层使用微信的人数。一行“此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让基层实在头痛。“创新”的工作做法,不是不可取,一方面可以提高干部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拉近干群关系,以群众喜欢的方式,与时俱进,利民利国。但“追风式”的“创新”,实在让基层有苦难言。

要理清创新的思路,打造地方特色新名片。不得不说,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作为,展现新气象。创新的工作方式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的特色,从而成为地方靓丽的名片,带动一个地方发展。从工作实际出发,对没有必要关注或者任务夸张的要求,这类“创新”应该慎重,应以群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考虑基层实际情况,深入基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才是“为官者”应该做的,而不是空想,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网红城市”,“去一次,没有下次”,实在让人深思。

创新是新时代下必不可少的一味良方,要让群众不反感,并且接受,满意度提高,就得创新工作方式。把创新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基层工作才能在创新中前行。莫让“创新”偏离了路线,在实际中寻找理论,狠抓实干,减轻基层不必要的负担。

(作者地址:蒲江县朝阳湖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