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治理切勿“因噎废食”

[ 作者:李沐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01 录入:吴玲香 ]

近日,针对畜禽污染整改问题,有些地方提出要建“无鸡镇”、“无猪镇”,此提议一出,引起网络热议,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对此表示“农村没有鸡鸭鱼鹅那还叫农村吗?农村环境整治不能搞一刀切”,目前江苏环保厅对盲目扩大禁养区进行了及时纠偏。

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其中的一种污染方式,会造成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同时还具有传播疾病,破坏环境等危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确实亟待整治,但因为饲养畜禽而产生了污染,就要建“无鸡镇”、“无猪镇”,那让就以畜禽养殖为生的村民怎么办呢?,莫不是要断了别人的生路? 其实有了畜禽污染想办法解决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了些,这也折射出我们在农村的环境整治上,工作方法简单化、范围扩大化、政策解读把握不准等问题。

农村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想当然的“一刀切”,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祖辈辈就以种地养殖为生计,繁衍生息了几千年,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农耕文化,你让农民不养禽畜,要建“无鸡镇”、“无猪镇”既不符合实际也没有任何操作性可言,还会延伸出很多社会问题,比如禁养之后农民的温饱如何保障,城市菜篮子问题如何解决等等问题,其实,畜禽养殖业污染主要是由于畜禽粪便管理不当而造成污染,只要做好养殖区的科学规划工作,完善好必须的污染处理设备,同时加大环境监管,畜禽污染便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从另一方面来讲,畜禽的粪便经过特殊处理之后还能变成沼气为村民生活提供方便,也能变成肥料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形成“种养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

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乡村”梦,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势在必行,但在治理方法上,脑子要活,路子要多,站位要高,应努力将污染源“变废为宝”,“因噎废食”可要不得,如此,农村环境面貌及群众生活环境才能得到极大改善,也才能让农村生态真正美起来。 

(作者地址:四川绵阳)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