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守护农村绿水青山需要大力推广“绝技”

[ 作者:张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22 录入:吴玲香 ]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处理,一直都是农村地区的老大难问题。

现在处理的方法大部分就是焚烧和填埋,对坏境污染相当严重,同时对有些可再次循坏利用的资源是一种浪费,这与建设绿水青山的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将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借鉴广州的做法以废玻璃、木质废弃物、餐厨垃圾等低值可回收物为切入点、联合街道,环卫站设置回收点,直接与第三方回收企业对接,实际操作在农村就是在村垃圾房附近建立分类房,接收村民的分类,随后的程序可以沿袭广州的做法,也可以类似北京、深圳等地、设立资源回收日”五个农药瓶子换一只打灰机,40个易拉罐换2把牙刷等做法,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到城乡坏境的整治工程中来。

牲畜,禽类、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推广的是农业科学院牵头研发的养殖全循坏利用技术,添加特定的微生物“佐料”后,粪便和秸秆不仅能在几条常常的发酵床上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能制成用途广泛的有机肥,反哺农村生态农业的建设,同时有机肥卖出去也有一吨200的净利润。

守护绿水青山需要大力推广的“绝技”多的数不清,关键还要“软约束”“硬杠杆”并重,垃圾分类的强制时间是2020年底,但是坏境污染的现状要求我们刻不容缓,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必要的时候强制执行,特别是大型养殖场,农村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刻不容缓,废物循坏系统设施建设必须是强制性建设方能遏制住越来越坏的农村坏境。

(作者单位:易门县浦贝乡水塘村委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