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刘明龙: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拒绝我回到农村

[ 作者:刘明龙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6-01 录入:吴玲香 ]

七年前我大学毕业,到农村去支教,从那时起,我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裂痕逐渐增大。这种痛有时在深夜让我撕心裂肺,为何我做一件正确的事情,却遭受到如此大的阻力。

2011年,我到云南临沧的农村支教,那时候我的工资很低,一个月只有2000元的补贴。我父亲坚决的反对我去支教,只要我一回到家,我父亲就在那里抱怨,说,你看看你堂弟,人家在广西当了公务员,月薪六七千了,你2000块钱的工资,丢不丢人啊。那个时候我真是无话可说,我就一个人去村子背后的山林中走动。说起这片山林,我又想起了在我高考之后,我以我高中最差的成绩考入了北师大,对这件事,我父亲耿耿于怀,那个时候,又整天在抱怨,为何我考不上清华。这么多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父亲一直在抱怨他这个儿子,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所以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我从来没有让我父亲的身影出现过。

我在大学谈了第一个女朋友,南京人。也因为我去农村支教结束了这段感情。

还好,当时我母亲支持我。让我感到异常安慰。

2013年,支教结束,我就去考教育部的公务员,那个时候,我父亲高兴得不得了,我的整个家族都高兴得很。特别当我进入教育部公务员面试的时候,我父亲简直笑得合不拢嘴。想想吧,他的儿子很快就要进入中央部委去工作了,虽然工资只有六千,但他整个家族带来的荣耀丝毫不亚于有一千万财富。但天不遂人愿,面试时候我被踢出来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光宗耀祖的机遇就此陨落。

那个时候,其实进政府部门并不是我发自内心想做的。我梦寐以求的就是有一天我能实实在在的参与乡村建设,改变那贫穷落后的农村面貌,让农民真正有尊严的生活。

2014年,我到陕西做生态农业创业,我想实验一下自己的想法。我去之前,我父亲坚决的反对,而我母亲只是叫我仔细考虑一下。最后我还是去了,10个月之后,我创业失败。那个时候,我向我母亲借了2万块钱做创业资金,至今想起来,依然让我感到痛苦。我母亲早上四五点钟就去街上卖东西,到了接近傍晚才能回家,一年下来最多也才能挣2外块钱。我至今依然觉得太对不起我母亲了,这简直就是她的血汗钱。

2015年,我回到昆明做教育培训,对于这个工作,我父母起码是不太介意,为什么?因为它与农村没有什么关系,起码教师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我知道我父亲心心念念的就是让我再也不要回到农村,凡是与农村相关的事情,他都极力反对我去做。在他们的直觉中,凡是与农民沾边的事情,都不好做,都不赚钱,种地不赚钱,养殖不赚钱。在他们看来,凡是与农民相关的职业都是又穷又累,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2017年,我在老家建了一个乡村图书馆,对这件事情,我父亲再一次抱怨,说我多管闲事,爱出风头,这种事情什么好处都没有,反而给自己背上负担,真是脑子有问题。对此我无言以对,但感到内心隐隐作痛。在乡村图书馆开馆前几天,我去找了我们族的族长,他私下的意思就是我这个人有点不自量力,做这么大一个事情,最后要是做砸了,会丢整个宗族的面子。那个时候,内心复杂到难以找人倾诉。

很快我做起了宣威火腿生意,我是希望通过这个生意把我的乡村建设理想落实下来。我父亲又极力反对了,说卖火腿这种事,一个初中生都可以去卖,那你读的北师大真是白读了,他说他每次出去,人家问你儿子在干什么?他说他都不好意思说,说了真是脸都丢尽。然后我父亲就整天要求我必须去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为此我和父亲吵了几次架,我告诉他,起码让我再试一试,如果最后做不成,那我彻底死心了,再去当老师或者公务员吧。而这一次我母亲也不再支持我,说我已经30岁了,早就该结婚了,这么下去,恐怕是连媳妇都找不到。每一次到了最后关头,我真的是无法跟他们解释,我只能请求我的父母:“爸妈,就请你们再让我试一试吧,假如最后我做不成了,那我也该死心了,现在我还没有死心,我还想再试一试。”

回到乡下,我爷爷每次都在讲,你看你堂弟,拿着多少多少的工资。而我的几个叔叔,都在说,即使你挣得了几百万,你也比不了人家一个小公务员,你有金钱你算什么,人家有政权。对此,我无言以对。

说到做乡村建设这件事情,在我做的中国好青年社群里,认可的人也并不多,更不用说实际行动的人。我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一个巨大的惯性。像我这种一直逆流往下走的人,基本都被认为是脑子出了问题。所以,实际上,因为我是中国好青年创始人,而我又带头往低处走,这实际上让好青年内部产生了一些分裂。很快,我会发现,一部分人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热情积极。即使在乡村建设的圈子里,我也发现,口头支持的那些人,在实际行动中也并不一定支持。

甚至有的时候,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走在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上。十年来,我深深的体会到,凡是我想靠近农民一点,都会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来拉着我朝相反方向走,这股强大的力量不仅来自城市,也来自农村。对于城里人来说,如果有谁胆敢以实际行动去靠近农民的话,城市可能会切断他与你的关系,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毫无疑问拉低了他们的层次。而在农村,他们为你设定的角色就是,你必须走出农村,如果你已经考上大学,但你又回到农村,那无论如何都要把你拒绝出去,因为整个家族还指望着你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呢。

我深刻的发现,凡是我与农民靠近的时候,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就陷入僵局甚至敌对。而凡是我远远的离开农民,我就与周围人处于和谐之中,这股无形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我有可能最终会被这股力量彻底摧毁,但我愿意为我的理想再奋力一搏,起码,我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好青年(微信公众号原创)2018-06-0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