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互联网+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 作者:陈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23 录入:吴玲香 ]

在第28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大学生创业项目——小安无人超市公益助残捐赠仪式”18日在山东烟台举行。此次公益助残捐赠仪式由烟台市芝罘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烟台安特洛普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协办。(人民网 5月21日)

扶贫已到了啃硬骨头的阶段,这是毋庸置疑的。从一开始全力攻击到如今的各个击破,扶贫可谓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各地扶贫模式也是层出不穷,从对口扶贫到产业扶贫,从精准扶贫到严防返贫,扶贫成绩节节开花。但就是在这样的成绩下,仍有一个不容被忽视的现象:那就是残疾人的脱贫该如何保障?

扶贫一个都不能少,作为弱势群体的残疾人群体更不应该被忽视。残疾人在脱贫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牺牲更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要有将政策福利稍微倾斜的觉悟,同时也要创新扶贫的模式,让处于弱势地位的残疾人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而山东省利用互联网+扶贫的模式成功解决了残疾人脱贫更难的问题,值得赞扬。

利用互联网+扶贫的模式,可以极快地利用当下的互联网技术为残疾人脱贫服务,也就加快扶贫的进度。受限于残疾人的生理缺陷,许多所谓的产业对口和团队接应都有一定的实现难度,而山东省的无人超市则是极有效的避免了这样的尴尬。这也给了全国各地对残疾人的扶贫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意义重大。首先,互联网+扶贫坚定了将扶贫进行到底的决心。精装扶贫就是让每一个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残疾人也不例外,利用互联网+扶贫,则充分解决了残疾人在脱贫时的发展问题。其次,互联网+扶贫也开创了对接残疾人脱贫的新模式。以此为经验,全国各地的残疾人脱贫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将能极大地促进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最后互联网+扶贫的模式也有利于社会和谐和国家发展。解决了残疾人群体的扶贫诉求,也就加强了政府的公信力,这对社会和谐和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互联网+扶贫不仅可以适用于残疾人群体,更可以广而推之到全国的精准扶贫中,要让困难群众看到政府有将扶贫进行到底的决心,如此互联网+扶贫对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非凡。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