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小微帮扶”的经验值得点赞

[ 作者:冯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04 录入:吴玲香 ]

一场春雨后,陆老汉家小菜园里的茄苗、辣椒苗格外水灵。看到满园新绿,他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这不是高兴嘛,驻村帮扶队的小微帮扶,让俺心里暖乎乎的!”(新华社 5月3日)

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中,针对群众中出现的攀比和等靠要思想,乡镇干部杜绝上级帮扶部门送钱送物走访式帮扶,让帮扶干部陷入了困境。然而河北临西开创的小微帮扶法破解了当前扶贫帮困应怎么帮的问题,值得点赞。

“小微帮扶”是精准施策的具体举措。在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中,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的内生动力,成为扶贫干部思考的课题。河北临西对接不同贫困群众的需求,以“小卡片”“小制度”“小收音机”“小菜园”“小药箱等五个小微帮扶行动,破解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增强了发展生产和技术培训的信心,拓宽了致富路径,增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扶贫工作需要转换思路。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既有群众攀比思想和等靠要的问题,也有帮扶干部方法老套、观念不新的问题。因而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十八洞村的指示精神,既坚持因户制宜、因户施策、各个击破的方针,又要借鉴河北临西的小微帮扶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原汁原味地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对接群众的需求,从微小处着手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以连心卡的方式在实地帮扶或电话联系中解决群众的思想困难,并以小药箱、针线包等方式为其生活提供便利,以干部的辛勤付出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主动参与技能培训,在发展绿色产业和外出务工中增强自身的致富能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创新扶贫思维。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情况更为复杂,难啃的硬骨头很多。作为扶贫干部既要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破解脱贫攻坚中的难题,更要在落实上级扶贫政策中,把改善基础设施、培育增收致富产业与对接贫困群众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从小处入手,从细处着力,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消除群众相互攀比和等靠要的思想,不断激发其发展活力,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涛红)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