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贫困群众要在扶贫的阳光中奋发有为

[ 作者:天地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4-10 录入:吴玲香 ]

前不久,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其父亲住院花了7万余元,自己负担了10%的治疗费用,但问一个月的护理费由谁埋单,让我在有理有据的回复中让对方哑然。

提出这样无理要求的,在扶贫中工作虽然只是个案,但也暴露出个别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以“贫困户”为资源,向扶贫干部施加压力的行为,既要靠在宣传扶贫政策中弘扬正气,又要在感恩教育中,激发其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向等靠要的行为说不。在扶贫工作向纵深推进中,贫困群众在党的政策扶持和帮扶干部的精心帮扶下,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也有个别贫困户却在等待中坐失发展良机,向帮扶干部或当地政府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既要靠基层干部在旗帜鲜明地讲清党的扶贫政策中,鲜明扶勤不养懒汉的政策导向,并利用当地发展大户、成功脱贫的典型事例进行引导,让其在等不起、坐不住中自我加压,脱贫奔康。同时要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让其懂得政策和帮扶干部的扶持只是外力,要实现持续致富还要靠自己发奋,因为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感恩教育激发脱贫激情。要列出国家惠农的政策的清单,让其知晓这些年来在生产发展、生活改善中得到的资金扶持;同时要算好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国家打出的政策组合拳,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投入帐,以其自身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唤起发展的激情。引导其珍惜良好的政策条件,因户制宜制订脱贫致富的措施,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借取他人脱贫经验,奋进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并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脱贫致富产业。

算好经济帐扶正孝心。在健康扶贫中出现的问题,不止是个别贫困老人对政府产生依赖思想,也是个别子女孝心缺位所致。一些长期在外务工的群众不能尽赡养义务,把自己的责任一味推给基层组织。因而在扶贫工作既要宣传扶老携幼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扶正孝心;也要算好健康扶贫的经济帐,让其懂得正是国家扶贫政策,解除了贫困群众因病返贫的后顾之忧,自己才能安心在外务工,或者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的持续发展上。对住院老人尽监护之责,是自己的义务,从而唤醒其感恩之心,自觉理解扶贫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引导更多群众在扶贫政策的阳光下,以感恩之心,运用好扶贫系列政策,主动作为破解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致力发展扶贫产业,聚集扶贫的活力。

(作者单位:盐亭县科技和商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