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央视报道甘肃折达公路(临夏折桥—兰州达川)考勒隧道安全隐患整改不落实,并对甘肃相关部门政风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4月4日 人民日报)
折达公路是一条投资近16亿,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扶贫路。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为人民服务的良心路,却陷入质量问题。其中需要整改的不仅是折达公路本身,还包括当地政府、行政官员。表面上看是工程问题,实质却是官员作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然而某些官员仍心怀发财梦,不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问题和困难,反而借着政治权力为自己“谋福利”,为家属“求幸福”。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八项规定到反“四风”和“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党的作风建设从立规、践行推向纵深发展,党风为之一新,社会风气大为好转。然而折达公路事件提醒着我们,在全党上下狠抓作风建设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在工作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作风问题。作风建设仍需紧抓,不容松懈。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事业成败。只有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才能开创作风建设的崭新局面。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战略任务,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做到对党和国家事业履职尽责,才能彻底根治政风、作风方面的顽症痼疾。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党和政府的形象不应该被某些“特立独行”的官员抹黑,使党和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失信于人民。只有牢记“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才能重塑党的形象,使党更加具有说服力、号召力、影响力。
(作者系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中学教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