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全国两会黑龙江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喊话全省旅游社,“你们敢不敢向社会承诺,不欺诈?”郑重表态:将共同珍惜、维护“畅爽龙江”的品牌形象,牢固树立“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行业核心价值观,切实兑现春节前各级旅游部门召开旅行社和导游教育培训警示大会时签定的承诺书,自觉做到“八不”。(03月14日 观察者网)
针对黑龙江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省委书记张庆伟喊话全省旅游社,787家旅行社纷纷签定了承诺书,自觉做到“八不”。其治理的决心,让游人揪紧的心得以畅怀。
然而旅游业中存在的宰客、欺骗游客的恶习由来已久,一些省分的旅游乱象在省级领导放出“狠招”后,在表态调门高、行动落实差中,仍然未收到整改的成效。原因就在监管部门缺乏钉子精神,既不在持续督察中抓问题整改,对一些突出的问题也缺乏动真碰硬的勇气,致使在本地旅游行业受伤中,败坏了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形象。
旅游产业也需要良好政治生态的维护。旅游产业被称作朝阳产业,在成为一些地方经济支柱中,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的渠道。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还不很完善,景区的接待能力难以满足游人快速增长的需要。但是也由于监管不严,致使旅游行业经营者参差不齐,个别旅游团以低价组团、高价宰客甚至因强制消费,导致与旅客发生纠纷的现象。面对社会网友和新闻媒体的关注,监管部门担心当地旅游市场受到冲击,在半抱琵琶犹遮面中,难以出狠招、快招,整治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致使个别旅游行业的经营者心存侥幸,存在的问题恶性循环。
整治旅游乱象要有长痛不如短痛的决心。旅游乱象得不到有效治理,将是地方政府的长痛。因而作为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短痛换取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力。在落实相关旅游法规中,对旅游发展进行科学规划,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职责,逗硬监督执法问责,把党委政府的治理措施变成商家的自觉行动,重塑诚信的旅游环境。
治理旅游乱象需要狠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要担起治理的责任,通过暗访的形式发现旅游行业治理中的问题,把治理的成效与监管部门干部的评先、提拔结合起来,让有为者有位,让无所作为者换位,从而坚定监管部门的职责。对宰客欺客等不诚信的经营者,督促其定期整改直至调销营业执照,失去旅游行业的经营权,并向社会公布,方能对同行业起到警示作用,还旅游行业正气清风。
(作者地址:盐亭县金鸡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