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广元市首届家政服务“育婴员”培训专班结业典礼在广元凤凰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培训专班48名学员全部顺利结业并实现就业创业。(2月27日 四川农村日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党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部署。然而“技能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举措,通过让贫困人口接受技能教育,可以实现既扶贫又扶智的双重目标。无数的实践证明,在众多扶贫方式中,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最佳途径是输血式扶贫,输血式扶贫中最持久有效的方式是技能扶贫。所以,笔者认为,各级部门要把“技能扶贫”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深化“技能扶贫”畅通扶贫致富路。
深化“技能扶贫”,转变群众观念。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帮扶政策优厚,部份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不愁吃不愁穿,部份群众通过艰苦创业得以摆脱贫困,但因小农经济模式局限性,许多农民满足于小富即安、温饱即足,缺乏敢于富、求大富的胆识和气魄,导致因病、因学、因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很容易返贫。因此,必须切实转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将扶贫工作重点由过去单纯重物质扶贫转向更加重视人力开发转变,抓好技能培训工作,就要加大技能扶贫宣传,强调技能脱贫的重要作用,营造技能脱贫的氛围,让群众明白不仅能脱贫还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深化“技能扶贫”,培养专技人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基层群众不缺勤奋,缺的是人才、缺的是技术。因此,深化“技能扶贫”就是贫困群众需要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引进什么人才、引进什么技术,着力打造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开展技能培训,为群众提供技术和技能指导,帮助群众实现技能成果转化,提升群众收入。
深化“技能扶贫”,健全跟踪机制。技能培训的目的是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必须打破以往只求数量不管质量、只求形式不求内容、只求方法不求效果的培训模式。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建立技能扶贫跟踪问效机制,通过看房、看粮、看劳动力强不强等方面查看技能扶贫效果。同时对技能培训后上岗率等进行“回头看”,确保技能扶贫工作保持良好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资金扶贫到技能扶贫,是“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摘掉“贫困”的帽子,不只是经济收入超过指标,实现经济上的脱贫,更是要让贫困人口从根源上脱贫。可以说,技能扶贫是当前做好扶贫工作的有效方式,更是提高致富本领,畅通致富道路的良方。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