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纪委近日通报了11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其中,镇雄县盐源镇“两比两看”(比进度、比突破,看特色、看亮点)观摩点敬天养殖场以每天50元的租金向周边养牛户租牛到养殖场,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欺骗观摩同志,被查处。(1月21日 中新网)
笔者认为,扶贫是我国当前一号政治工程,为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镇雄县盐源镇敬天养殖场用租来的牛欺骗观摩同志,不仅是对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的亵渎,更是对千千万万农户的不负责任,最终伤的是人民群众。
一方面,对当事人来说,租牛扶贫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撑足门面,给自己的“扶贫”戴上高帽子。“租牛扶贫”不仅暴露了上级部门督查上存在的漏洞,更折射出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弄虚作假、热衷搞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欺骗始终是站不住脚的,此事无论是乡镇授意,还是养牛场肆意为之,这样的观摩结果只能是亵渎扶贫政策,伤害群众利益,不可能达到其预想的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对政府监管部门来说,产业项目好不好,得让脱贫实效说话,让贫困户说了算,不是简单的租几头牛应付下场面,就能蒙混过关,戴上高大上的帽子,以此成为扶贫工作的先进典范。产业扶贫更多的是要在“实”上下功夫,多些精准发力,少一些摆拍作秀,授人以渔才能拔掉“穷根子”。
是以,政府监管部门要严肃杜绝诸如以上“租牛”等形式主义扶贫,要多下下田坎,多听听群众的“牢骚”,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一层一层把责任压实,给群众一个实实在在的“扶贫”。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