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明知基层苦 偏到基层来

[ 作者:李广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7 录入:吴玲香 ]

“工资低、生活条件差、环境恶劣,你竟然还要选择去乡镇上班……”这是在我参加工作前一些朋友给我说的话语,我玩笑似的回答:“明知基层苦,我偏要到基层去,我相信自己选择的道路不会错。”如今现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通过这期间不断学习实践让我懂得诸多道理,甚至受益终生。

在基层,让我懂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小伙子真不错,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群众一句感谢话语让我明显感觉到与群众心与心之间距离越来越近,更是对我巨大鼓励。我们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群众谋幸福,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无论何时我都提醒自己,既然选择走上基层舞台,那就努力在舞台绽放青春梦想。基层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群众为中心,基层干部不是来“摆架子”当“老爷”的,而是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实事的。作为青年干部,要把“群众的微笑”当成自己工作的标杆,牢记初心和使命,做一名称职党员干部。

在基层,让我懂得“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刚来工作没几天,就接待一位询问有关精准扶贫问题的大妈,让我一脸茫然显得有些尴尬,没有办法只好向领导汇报,最终在领导处理下她的问题解决了。平日里,我通过观察领导、同事们处理群众工作的言行举止,渐渐地打开了沟通的“话匣子”,虽然只来了短短四个月,作为一个外地人,如今我都可以简单用这边的方言跟群众交流了。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要应对方方面面的关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需要很大精力还要讲求方法策略,这就要求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当然,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学会回头看,善于反思自己,善于总结查找自己不足,在不断反思和修正不足中完善自己。

在基层,让我懂得“吃苦是福,先苦后甜”。乡镇每天夜晚来临,街上便空无一人,只听得见几声狗叫,天冷凄清,让来自外地的我刚开始有些不适应。特别是从安逸舒适的校园来到偏远乡镇,落差很大,这就意味着困难很多,当然在另一方面也为我提供了磨炼意志的机会。基层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刚开始难免会有抱怨之声,但后来领导的认可让我收起了内心复杂矛盾的情绪,“小李,工作完成的不错,比刚来时候进步多了,还是年轻人适应力强啊,多注意休息……”这意味着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苦尽甘来,吃苦是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舒适的生活是庸人的追求,我是准备着入‘苦海’的。”作为青年一代只有时刻牢记“吃的苦中苦,方位人上人”的道理,才经得起任何“风吹雨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一名生长在新时代基层沃土的青年干部,我将勇敢的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担,不忘初心,勤于学习,甘于吃苦,书写无悔青春的人生新篇章。

(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天鹅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