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史无前例地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入党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人民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这个时期更要聚焦“三农”发展,因为“三农”的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关键性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绣花功夫”应着力放在农业的发展上,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入开展农村创业、创新工作,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拓展农村发展空间, 要将特色产业与“互联网+”等新型业态相结合,要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产业链升值。
“焦点”应在于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富兰克林说:“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孔丘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习近平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造血功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拓展劳动者的思路。以培训为主的方式,不断的加强思想观念更新,与时俱进,拓宽视野、提高思想认识、科学技术和法制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脱贫攻坚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江油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