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级相关单位推动实施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力争到2018年底初步建成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监督管理对象的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人民网 11月8日)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长期以来,矿山、尾矿库、危化品、油气管道、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涉爆粉尘等一直是事故“高发地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发生、外力所致,而是叠加着一系列必然因素。单从监管体制机制看,是安全生产监管“篱笆墙”还不牢靠。一些地方将重视留在口头、行动止于文件,没有真正地把管理落实到岗、把责任具体到人;一些地方基层监管人手紧张、专业水平不高,既缺精力也无能力堵漏洞去风险。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只有把问题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先,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让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尽最大可能避免惨剧。要增强对隐患排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发现隐患的洞察力,善于发现隐藏的不安全因素和苗头,盯住司空见惯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不放过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每一个步骤,真正把不安全因素、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小隐患诱发大事故。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织牢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网,必须始终把法律法规挺在前面。要坚持严格执法,“零容忍”排查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严格查处,切实做到“四个一律”,即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确保隐患大排查不图形式,不走过场。要坚持专项督导、抽查暗访、执法检查等多管齐下,原因查不清不罢休,教训不汲取不撒手,整改不到位不结束,努力做到安全管理“零距离”,隐患排查“零盲区”,安全生产“零死亡”。
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逾越的发展“红线”。只有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将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要求落实到生产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坚决杜绝“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行为,才能真正使“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落地。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中坝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