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成员、副主任谷兴华先后两次违规操办家庭婚丧事宜,且在第一次违纪行为被曝光并受处分后再犯,受到行政降级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新华社 10月8日)
谷兴华,一个县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副主任,在中国官场无足轻重的一个小角色,百度搜索除了他犯案的词条再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然而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却先后两次因为请客收礼被处罚。网友得知消息后皆拍手称快,认为此种贪官应该除之而后快。窃以为此不过众多贪腐中微不足道的表象而已,别人从中看到了当前惩治贪腐的力度,我却从中看到了权力腐败的可怕。
亲戚曾告诉我他们村的村支书每年均要庆寿,全村有一户算一户,家家必请,礼金从200到500不等。虽然没有强制要求谁谁必须到场,但被请之人皆不敢不到,200元钱事小,得罪村支书事大!泱泱中华,如此小人物多如牛毛,其中不乏一心为民者,但搜刮民脂民膏之徒即算万里有一,聚合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
我不知道谷兴华究竟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员,但肯定还够不上中纪委立案调查的贪官名录。这样的一个小货色本没有大费周章进行评论的必要,只不过透过这个现象来谈一谈一个老百姓对权力腐败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权力是个让人着迷的东西,从一个班级的学科组长到位极人臣的高官,无不为了它苦心孤诣地辛勤奋斗。它让逐名者感到荣光,让追利者收获“希望”。纵观历史,不管是名垂青史的文臣武将,还是万人唾骂的昏君贪官,一旦失去了权力,其表现都是那么痛心疾首。权力本是不偏不倚的,但一个人一旦掌握某种权力的时间久了,心中滋生出的东西就多了,做出的事情就会违背道德准则甚至无视法律规则。清醒者也许会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智昏者则会欲罢不能愈陷愈深。因而“高育良”有之,“谷兴华”也绝不会就此绝迹!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反腐作出的重要指示,然而制度如何制定,制定之后如何执行,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反腐不是打掉几只大老虎或者灭掉多少撮小苍蝇就可以万事大吉的,朱元璋是铁腕反腐的领袖,可明朝的官场腐败却是历朝历代最为严重的。如何限制权力腐败应是当下反腐工作的中心论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