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28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精准方略,注重标本兼治,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人民网 9月29日)
如今,脱贫攻坚正向深度迈进。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这部分贫困人口往往居住在偏远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受限……致贫原因多种多样,脱贫难度十分大。深度脱贫攻坚意味着脱贫难度不断加强,如何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笔者认为需要“三心一意”。
深度脱贫攻坚需要“细心”。虽然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越早越好,但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只有放慢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细心走好每一步,才能将脱贫攻坚做踏实。倘若一味追求“多快好省”,工作中缺乏细心,不够认真仔细,必然会种下许多隐患,导致脱贫不彻底、返贫现象严重等问题。深度脱贫攻坚需要下足“绣花”功夫,这就要求驻村干部要有足够的“细心”,把贫困户的大事小事都放在心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关爱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深度脱贫攻坚需要“耐心”。脱贫攻坚既是一场硬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用滴水穿石的耐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脱贫难度正在逐步加大,面临的问题越来越棘手,时刻考验着驻村干部们的耐心和毅力,加之基层工作本就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缺乏耐心必然无法将工作开展好。和老百姓打交道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主动融入其中,与其打成一片,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国家政策,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发展产业,耐心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深度脱贫攻坚需要“决心”。做任何事情都是“决心第一,成败第二”,所谓“决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方向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基层干部,要鼓足勇气、下定决心啃下深度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着力抓好产业发展,抓实促农增收,抓紧危房改造,抓牢义务教育,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共同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深度脱贫攻坚需要坚定不移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基层干部要做脱贫攻坚中的“有心人”,不畏惧困难、不计较得失、不动摇决心,始终朝着既定方向努力。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干部们全力以赴,需要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和精力,甚至是自己的收入,因此,脱贫攻坚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然而,这种个人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无数个体的牺牲,换来的是众多人的脱贫致富。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