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好时每天有三四十名顾客,还雇了两名员工帮忙。每月纯收入至少五六千元,养活全家没问题了。”在按摩店工作的盲人小伙刘军,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大走访’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好。”(人民网 9月25日)
报道获悉,江苏徐州深入开展“百家机关联百镇、千名干部进千村、万名党员入万户”大走访活动,全市近6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千村万户、厂矿企业访民情、解民忧、顺民意,实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保稳定的良好效果。
走村入户知百姓疾苦,解群众之难。“大走访”让党员干部真正沉到一线,面对面与群众倾心交流,点对点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实打实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减少沟通层级更加准确清晰的把好百姓需求的脉搏,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成现实。”
古语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走村入户收获的不只是风吹日晒,还有民情民愿以及干部执政能力的提升。要成为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有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之心才能实现“换位思考”的管理角色,走到群众中心贴心的了解群众诉求,真正的找到与群众“打交道”的方式方法,提升工作能力,也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效率,进而实现社会的综合稳定治理。
以走深访全的走访机制,提高走访覆盖率。要真正激发出“大走访”活动效用,必须要破除政策文件化的痼疾,采用操作性强的走访机制,将“走访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划分细致,责任到人。借鉴社区“网格化”工作机制开展走访活动,做到点对点、片连片,千村万户有人去,各行各业有人看,实现干群、政企“零距离、高效率、全保真”的对称信息交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一手资料,还愁社会治理难?
“大走访”活动在作用上不仅仅实现群众利益诉求得以实现,还有利于党员干部执政为民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推动了“和谐中国”建设,为伟大“中国梦”的践行增添动力。
(作者地址:绵阳市三台县古井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