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丙庆是兰考县红庙镇普营村的老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建起了鸭棚,2016年底刚刚脱贫。没想到今年年初,一场大火把鸭棚化为灰烬,杨丙庆还有4万元贷款没还。就在他愁眉难展时,中原农业保险理赔了7万多元,用这笔钱杨丙庆重建了鸭棚,买了鸭苗。“幸亏政府给上了保险,要不一把火又给我烧穷了。”杨丙庆感慨万千。(新华社)
现目前,全国各地的脱贫攻坚工作都已进入到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各地脱贫攻坚也取得一些成效,2016年全年共减贫1000万人。成绩是巨大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一朝脱贫就可以撒手不管,确保已脱贫户的持续增收不返贫,也是脱贫攻坚任务之一。然而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无法保证已脱贫的人员不会因意外而再度返贫,事实上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返贫现象也确实存在。所以,我们要求脱贫要“回头看、回头帮”,然而这两个“回头”必然会牵制脱贫攻坚向前的步伐,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返贫”这个后顾之忧呢?
笔者以为,河南兰考县为脱贫上“保险”的方式,就很有推广的意义。据了解兰考县政府扶贫基金投入近1000万元保费,中央、省、县财政补贴260余万元保费,中原农险为兰考所有贫困及脱贫不稳定人群提供一揽子风险保障和惠民服务。保险范围包括小麦、玉米、花生、水稻、棉花、大豆等六大农作物,和温室、鸭棚等农业设施和农村住房,贫困群体和残疾人群体人身意外伤害也在保障范围内。村民郭怀朝说,2016年夏天,一阵暴风吹坏了不少棚膜,但是因为有了保险扶贫项目,2天后他就收到1万多元的理赔款。有了保险托底,农民也敢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事实证明,扶贫保险的确能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中原农险兰考支公司经理戴严介绍,自2016年3月兰考“保险扶贫”项目启动以来,已累计出险573起,理赔814万元,今年初启动的针对农业设施的保险项目,也已出险125起,理赔147.8万元。
保险本身的初衷就是一个扶贫济困,面对最广大的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保险扶贫有独特的体制机制优势。一方面,试想假如没有启动保险扶贫项目,这些损失就必须要村民自己承担,那么势必会使村民的收入大打折扣,有返贫风险。另一方面,给脱贫上了保险,村民们觉得心里踏实,解村民的后顾之忧,发展产业也更有底气和劲头。笔者以为,扶贫保险值得在全国各地推广,各地应当结合实际,找准群众致贫返贫的原因,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扶贫保险,实现老百姓生产生活风险真正兜底。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