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要成香饽饽不能只是说说

[ 作者:田小典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11 录入:吴玲香 ]

在一次干部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基层的几位同志坦诚道出心声:“基层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不受人待见”“同城里比,基层生活条件是差不少”“在基层苦点、累点倒也没什么,最怕的还是没有多少发展机会和希望”……现实中,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差、发展空间受限,往往阻碍着人才向基层流动。(8月9日 《人民日报》)

重视基层,关心关爱基层人员,是组织一直努力的方向。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基层工作,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便无法落地,人民群众与国家之间便缺乏沟通的桥梁。但是,某些地方虽然口头上重视基层,但也只是说说而已,缺乏落实到行动上的动力。在笔者看来,基层要成“香饽饽”,需从队伍机制入手。

笔者有位曾经在乡镇工作的同学,他后来在攻读硕士学位时,便将论文方向确定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乡镇公务员对基层工作缺乏认同,就在于收入不高,晋升机会不多,培训提升机会少,生活不方便,条件艰苦。实际上,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外部力量改变的,无论是工资收入,还是工作生活条件,随着财力的不断增强,基层工作环境也在慢慢好转,但是,体制内对基层公务员发展的忽视,却是最为致命的打击。

各个地方都在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发展,但是,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很可能出现“一去不复返”的情况,很多地方为了改变基层人员流失现状,便与年轻公务员签订五年的协议,规定服务期限内不准参加其他考试,不能流出。在年轻人最为宝贵的奋斗阶段,此举只会堵死大部分人的出路,消磨掉其奋斗激情,让基层成为了一潭死水,远远达不到栓心留人的目的。

要增强基层吸引力,必须让基层人员感受到希望,吸引人才不应该堵死其后路。否则,基层便不可能成为“香饽饽”。基层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在基层工作,可以感受到最真实的状况,可以从繁杂的工作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是成长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因此,只有让基层的这个优势有用武之地,让年轻人愿意到基层来工作锻炼,这样才能够让基层成为干部队伍的源泉活水。这些,不只是说说便能做到的。

(作者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