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群众不融入“被投票”还会反复上演

[ 作者:陈燕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02 录入:吴玲香 ]

近日,部分地区农村村民居委会换届出现“被投票”的新闻在网络上甚嚣尘上。其实,“被投票”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农村、发生在流动党员、外出务工青年的身上,也发生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究其原因还是出在群众融入的身上。

造成“被投票”现象的发生,首先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空心化”,另一个原因则还是落在群众不参与、不融入。当一个农村的农民们不愿意参与本村的治理工作、对本村的发展更是不抱热情、不抱希望就会导致参与度降低,“被投票”现象轮番上演。

群众不愿参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就容易弱化,农村基层治理没有成效,农户也就没有热情参与,这是一个不断畸形发展的怪圈。每一个群众都热爱生活,渴望更好的医疗、教育水平,更好的生活环境,要想破解“被投票”难题,就需要党员、干部一马当先,走在前面,扛起家乡建设的大旗。

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基层改革的面前,党员、干部责无旁贷。流动党员是党组织的重要一部分,更是家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每一个流动党员不应该因为距离、因为时间放弃融入党组织的机会,反而更应该承担党员责任,主动参与家乡建设、服从组织管理,冲锋在前争当模范;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到群众当中,融入群众大集体,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行事准则。正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争当领头人,让群众看见改变的可能性,看见优秀村组干部对家乡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化群众的认同,转变群众对基层治理的传统观念,才能吸引群众主动、热情的参与到本村、本乡的管理当中。

农村基层选举的生命力在根本上和基层治理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不能一味用宣传的方式来加强群众的参与度,更需要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的加入到基层治理的变革中,唱一场发展的重头戏。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长秋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