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审计厅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全省脱贫攻坚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但审计中,仍发现有25个县存在贫困人口基本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未及时更新等问题,如314户已购置小轿车、商品房等资产的家庭却未及时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66名已死亡人员仍保留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新华网 7月26日)
“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既是精准扶贫脱贫的基本方略,也是坚决打赢脱贫攻战役的关键武器。
落实扶贫工作,首先就是要精准识别帮扶对象。扶贫对象的识别和确定,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和程序,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弄虚作假,杜绝人情户、关系户、拆户并户和优亲厚友、平衡照顾的问题,真正让生活在贫困中的群众受到帮扶,把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拒之门外,确保扶贫对象的确定公开、公平、公正。做好精准识别工作,扶贫干部是关键,准确了解贫困对象情况,精确掌握贫困对象底数,做到心中有数、一清二楚,是基本的方法和要求,只有精确掌握了贫困对象的家庭成员、健康状态、经济收入、资产情况,才能科学、精准、真实的确定帮扶对象。
“314户已购置小轿车、商品房等资产的家庭却未及时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66名已死亡人员仍保留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这些问题,只要扶贫干部能“心”入群众、“慧眼”识人,通过积极主动的走访调查、认真统计、仔细核实就会发现,却偏偏还留在贫困群众范围,拥有贫困群众身份,让贪污腐败份子有机可乘,给不法分子留下漏洞,扶贫资金、财物处于不安全状态。
问题的发生,充分暴露了部分地区在扶贫对象的识别确定上未严格落实国家标准,未严格按程序进行审核,规定、办法形同虚设;扶贫干部落实不深不细,不用劲查、不用心想、不用眼看,作风漂浮、工作不实,问题摆在面前、挂在眼前,却视而不见,不管不问,不完善、不纠正,俨然就是“睁眼瞎”。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必须要全力以赴,来不得半点虚假,图形式、走过场,视而不见,当“睁眼瞎”,只会增加脱贫难度,拖延致富进度,不仅会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扶贫干部,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到廉洁奉公、敢于担当、一心为民,发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精神,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坚持下得去、住得下、干得好,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广大扶贫干部要冲锋在前、吃苦在前,说到更要做到,心到也要行到,要睁开眼睛、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真抓实干,决胜脱贫攻坚,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作者单位:中共蒲江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