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志:造血扶贫的重要举措

[ 作者:李兰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23 录入:吴玲香 ]

“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念兹在兹、唯此唯大”的信心和决心,更需要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把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的成果,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

但是,不容讳言,在脱贫攻坚战中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自己发展动力不足,甚至不发展,把脱贫致富当作是党委政府的工作,当作是各级干部和帮扶人的责任,稍有不合心意之处,就表示对扶贫工作不满意。此类问题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出矛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

扶志,就是要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是脱贫致富的动力之源。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因此,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扶志,就是要教育贫困群众下大力气。等靠要思想,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懒”字。对于这类贫困户帮扶的核心就在于教育他们树立起“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生活。

扶志,就是要为贫困群众树立榜样。要发掘树立身边自力更生的典型、产业发展的典型,为贫困群众树立好榜样,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坎上,帮助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因为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唯有扶心扶志,才能治懒治愚,拔掉穷根。越是在攻坚阶段,就越是要充分发挥“扶志”这一“造血”扶贫的关键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县委党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