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遏制扶贫“携手贪腐”重在制度监管

[ 作者:岳小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21 录入:19 ]

在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一个总人数27人的扶贫办,却曝出了腐败窝案,2名原任领导、6名现任领导和3名中层业务骨干都牵涉其中,令人震惊。(《中国纪检监察报》 6月4日)

笔者以为,“贪如火,不遏则燎原”。剖析腐败窝案过程不难发现,理想信念缺失、制度不健全和监督管理缺位是他们走向违纪歪路的共性因素。是以,笔者认为,要有效遏制扶贫“携手贪腐”还得重在制度监管。

上述案件,制度不健全、监管存在“盲区”等原因,是简光禄等人肆无忌惮,频繁伸手,以致走上不归路的主要原因。当然,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团腐案的涉事者未必不知,心存侥幸、顶风违纪,是其内因。但,值得厘清得是,2名原任领导、6名现任领导和3名中层业务骨干都牵涉其中,缘何会畅通无阻?如此沆瀣一气的攻守同盟、同恶相济,谁之过?又是什么原因让内部监督失效、外部监督难以介入,才有了能同捞到好处的“携手贪腐”?

制度监管的失效,在公共利益部门化、集体利益个人化语境下,自然而然也就有了集体掩护、集体串供,部门内部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盟”。试想,假以审计、监察的力量能到位,这一腐败窝案,有何以发酵、成形,前赴后继的机会?

遏制扶贫“携手贪腐”,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不能落下教育学习,不能落下监管落实,不能失重于监管落实,方能有效遏制腐败滋生,还政府部门一片风清气正,着力推进扶贫工作有效落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