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汤俊:农产品与超市对接中存在的问题

[ 作者:汤俊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12 录入:王惠敏 ]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的创新,省去了中间商,由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超市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把关,解决农户农产品的销量问题,农户与合作社保障超市的农产品供应,保障供应质量和新鲜度,这本是一个双方收益的过程,但是为什么“农超对接”并不尽人如意呢?

1、农户与合作社的农产品不能满足超市需要。

很多农户依然停留在散卖散买阶段,质量控制管理达不到超市的要求,尤其是在除去劣质农产品部分时,农户生怕会受到损失,这影响到了超市的农产品质量。在与超市对接供应的过程中,有价格更高的收购商,部分农户受不住诱惑,以更高价格出售了农产品,从而导致超市供应量不足,影响超市的稳定性。

2、物流费用高居不下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做实业的农户和商家,也有不少真心想将农产品做好的人,但是居高不下的物流费用使人望而生畏,配送是一个大问题。农超基本依赖第三方物流,且冷藏技术不成熟,导致运输过程中农产品损耗很大。这些损耗最终都要落到消费者头上。

3、超市税收负担重,不能给农户与合作社大价钱

超市需要承担增值税和营业税,并不能给合作社与农户很大的提价空间。高额的税收加重了超市负担,导致超市的竞争力减弱,超市的对接意愿下降。

农超对接中还有一系列实际问题,农户应该加强自身管理,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政府也应扶持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冷链建设。

作者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作者的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