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文兵:农村改革要打好基础更要谋好长远

[ 作者:文兵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24 录入:19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为我国的农村改革事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根本,探索出了“村社合一”农村集体所有制运作模式。

不管是昨日小岗的巨变,还是今日塘约的蝶变。都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民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种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村社合一”“三权分置”“七权同确”的塘约经验盘活了沉睡的资源,搭建了资产的再生平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何在新时期奋发有为推进农村改革,因地制宜复制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是处于最基层而又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直接主体。村级党组织的创新力、战斗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影响村庄的规划与发展。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比如选择思想开阔、善良正直、致富开拓能力强的村民担任村书记或村主任,这样,全力消除“空壳村”就有了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其次要深入调查研究。善谋善成,善做善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摸清底细和家底,更好地制定出合乎情理、于法有据的发展思路、规划与措施。村庄是一个集体细胞,细胞的生长牵动着每一个村民的内心,集体细胞未形成,村民的发展就缺乏了导向标。只有符合自身实际道路的才是好道路,只有符合群众利益的合法合理致富法才是好办法。

再次要善于因地制宜。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发挥好主观能动性,才能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昨日小岗村改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今日塘约“村社合一”“三权分置”“七权同确”符合客观实际,在村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激活了资源、盘活了资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要敢于创新。创新在任何时候、任何时刻都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包括技术创新、方式创新、制度创新等,一种叫革新,一种叫改良,创新的方式是多元的。对于农村改革而言,要立足于集体所有制,立足于农民利益、立足于长远发展。“合作社+农户”是一种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是一种模式,“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是一种模式,“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是一种模式,“农户+产品+市场”的也是一种模式,最重要的是让农民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那份资金,才能更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的宗旨意识。

作者简介:文兵,1989年生,法学学士,曾在《中国民族报》《理论与当代》《贵州干部教育报》等发表数篇理论性文章。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