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吴连江: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维护农村稳定的关键

[ 作者:吴连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9 录入:19 ]

——读《农民权利研究》有感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从我区多年的信访数据来看,涉农信访一直居高不下,细分起来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承包、农民宅基地、农民福利待遇、农村事务管理等方面,为什么这几方面成为当前农村信访的热点,其中体现了农民怎样的思想基础。最近初读张英洪研究员所著《农民权利研究》,有了较深感悟。

《农民权利研究》主要是从坚持农民主体性,保障农民基本公民权利等角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折射到现实中的根本问题就是农民的公民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维护。土地承包是农民特有的公民权利,居住权是农民的基本权利,农民的福利待遇是作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和社区成员的公平权利,农村村级事务参与是宪法赋予农民村民自治的政治权利。涉及这几方面的信访问题,既反映出农民土地承包权、居住权等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全面的保护,同时也反映出随着社会进步,农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农民追求更多宪法赋予的权利缺少保障。正如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所揭示的发展规律,农民在满足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已经进入到追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需求的阶段,这是宪法赋予农民的权利,也是各级政府和组织应该维护的农民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时明确指出“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这为我们把握维稳工作重点,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指明了方向。

当前,引发农村一系列矛盾问题,虽有因为极少数农民法制观念缺乏,非法、非理性表达诉求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对农民合法权益侵害而产生的。在日常工作中表现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数人的意见与少数人诉求矛盾。比如在农村土地承包中,经常以多数人的同意,来否决少数人的不同诉求,造成少数人不满而引发矛盾。这方面的问题在农村土地承包、利益分配等方面容易多发。

二、公权力行使的阶段性与农村问题的历史性矛盾。比如对农村违法建设的拆除问题是近年来农村上访的一个热点,虽然从法律上从来没有允许农民可以违法建设,但管理和执法尺度因时期不同而不同,管控紧时是问题、管控松时就不是问题,也引发农民的不满。包括近年来的宅基地审批政策都引发了类似问题,成为当前相当一部分村农民上访的原因。

三、官本位思想与村民自治矛盾。农村基层自治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主要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上。当前,除民主选举得到较好落实,农民应该行使的其他民主权利在相当一部分村中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上,农民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在一些农村干部中仍存在着当官就要说了算的官本位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不让农民参与、怕农民监督的现象,从而引发农民对村级事务的怀疑,在没有得到村干部重视和积极回应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干群对立,进而造成农村的不稳定。

原载《平谷报》2017年3月27日第13期总第333期

(作者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