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伍文胥:下好产业扶贫一棋盘

[ 作者:伍文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22 录入:19 ]

扶贫“五个一批”工程中,产业扶贫是其中非常重要也极受推崇的举措,事实上也是相对实行范围最大、可操作性较强、脱贫带动效应相对较大的一种方式。产业扶贫涉及到的不是单个的脱贫,对劳动力、土地、时间的需求较大,能带动更大范围内更多贫困人口在更长时间内持续保收增收,其扶贫的持久性、稳定性、深入性和广泛性可能是其它方式无可比拟的。尽管产业扶贫的效应显著,但只有考虑周全,兼顾到方方面面,才能精准“落子”,下好“一盘棋”。

下好产业扶贫“一盘棋”,要在项目安排精准。产业扶贫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操作不当,就会陷入困境。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安排产业项目时存在随意性大、没有结合实际等问题,投入大量资金、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但却“水土不服”,产出极低,或是找不到销路,造成惨重损失,严重打击了帮扶企业和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安排扶贫产业项目贵在精准,要坚持因地制宜;在选择产业项目时,要先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摸清贫困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劳动力资源、周边市场等基本情况,再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的项目,才能确保落户的产业项目落地生根,进入到持续稳定经营的状态中。

下好产业扶贫“一盘棋”,重在突出项目特色。一些贫困地区盲目跟风,什么产业项目“热门”就上什么,没有自己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即使产量颇丰,也只能眼睁睁看到巨额投入血本无归。突出产业项目的特色,就是要坚持个性化的发展方向,要选择特色产业,发展特色项目,进行特色化经营开发,做出特色品牌,从而产生远大于一般产业项目所能带来的扶贫效应。每个贫困地区的村情民情地情都存在着差异,其固有资源优势也不尽相同,在选择产业项目时,要从全局统筹考虑,按照各个地方资源优势差异分类集中起来统一安排项目,既实现规模化经营管理,又最大程度利用本地资源突出本地特色。

下好产业扶贫“一盘棋“,关键在打开产品市场。产业扶贫,只有做大做强产业,将更多贫困劳动力带入产业经济当中,让贫困群众持续保收增收,才能实现彻底的脱贫。从项目安排落户到投入生产管理,再到将产品推向市场,产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寻找销路,让产品受到市场的欢迎。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光是确保产业项目安排精准、具有特色是不够的,还要衔接好产品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和畅通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渠道,及时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及时对产业经营作出合理科学的调整,有效管控经营风险,通过市场让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最大化,实现彻底脱贫、脱贫彻底。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