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伍文胥: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重在算好生态账

[ 作者:伍文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4 录入:19 ]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四川梓潼探索发展种养结合的绿色农业,以种植规模确定养殖规模,以养殖规模确定种植规模,把污染源变成了资源,在加强供给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道路上取得了先进的经验。(3月22日《人民日报》)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要兼顾到各个环节,需要改革者心中有一本“明白账”,也让农民看清、看懂“明白账”,以便更加理解、支持这项改革,激活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开辟农村农业新境界,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性矛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确保全国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凝聚磅礴力量。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在算好“成本账”。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又潜藏着很大的风险。一旦改革成功,破除发展障碍,释放改革“红利”,就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新常态,让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加;一旦失败,固有的利益恐难保障,新的增长点尚无法形成,这个风险不要说农民无法承受,即使是改革者也难承担。“庙算多者胜”,在具体的改革举措实行前,还需进行一点范围的试点和探索,积累出成功的经验,进而更大的范围的推广,并在实践中根据实现问题进行完善。中国之大,各地农村农业发展情况千差万别,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科学管控成本的前提下,精准实施改革举措,走出“个性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算好“收入账”。选择什么样的改革举措作为重要抓手,选择哪个方向和领域作为改革的突破点,都必须坚持围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良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这个中心。推动惠民改革,是大势所趋,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改革只是手段,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增产才是目的。算好“收入账”,清楚要投入多少、能产出多少、能获得多少,才能让农民心中有数、充满期待。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算好“生态账”。绿色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是农业现代化的底色,保护农村生态,不断推动农村增绿,促使传统农业转型发展,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就需探索、推广先进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最大程度减少污染排放,最大程序维系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科学分析、精准掌握每项政策和举措对生态的影响;需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相协调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既要得了“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又要得了“金山银山”。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