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有些上呼吸机的病人没?插上管子,呼吸顺畅,管子一拔,马上不行了。自身失去机能了,纯靠外力了。”扶贫脱贫如果做成了这样的两张皮,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没有激发出来,靠政府发钱维持着,拉着手能站着,撒开手就瘫下,这个“脱贫成果”就相当脆弱了。( 01月09日 人民日报)
在脱贫攻坚中,出现个别贫困户单纯依靠上级的帮扶物资和资金脱贫的“懒汉”思想,确是让很多帮扶干部感到压力山大。出现这样的现象,只能说明我们个别地方在扶贫工作中开错了药方?
脱贫攻坚要有新思维。在脱贫攻坚中有结对帮扶的点,但不能脱离整村扶贫的面。作为帮扶干部,要在驻村工作组的运筹中,依据上级的扶贫政策,加大对上的项目争取,在提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结合当地产业优势、乡村旅游等项目,紧盯城里的月嫂、保姆吃香的实际,开展全方位技能培训,让农产品走进城市、让农村群众在城里找到热门的饭碗,现城乡市场的对接,从而让有志的贫困群众在增强自身内力中先富一步,让有“懒汉”思想的贫困户从思想上受到触动,在对比中强化脱贫不失志的思想。
脱贫攻坚要靠示范激励。在脱贫攻坚中要抓住当地贫困户中的脱贫先进人物,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展板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脱贫先进事迹报告会,运用群众身边的脱贫典型教育身边存在着“懒汉”思想的群众,对在发展传统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中,不仅安置了一定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在带动农村群众致富上成绩显著的,给予大张旗鼓的奖励和扶持,让“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困难群众,感受到扶贫政策在普遍惠民中,更加注重对致富带头人的的扶持,使其在决胜脱贫攻坚中座不住、等不起。
脱贫攻坚要有紧迫感。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在落实主体责任的同时,要创新探索扶贫方式,把深入的政策宣传、细致的思想工作、典型示范激励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坚定脱贫的信心,依据党的扶贫政策,借助各级的帮扶力量,凭借脱贫攻坚的东风,着力增强内生动力,早日走上致富路。
作者单位:盐亭县审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