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刘春霞:扶贫不能停留在表格上

[ 作者:刘春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4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听一位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吐槽:扶贫工作中,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记录表雪片般飞来,“5+2”“白加黑”都难招架,最多时一天就填了48份。大量时间、精力耗在纸面上,要为村里做点实事,反倒只能挤时间。(12月11日《人民日报》)

对于扶贫干部来说,需要做的可不仅仅是让贫困户增收这么“单纯”的工作,还有一些工作也必须要做。比如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记录表……某些表,反应了扶贫干部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效果,填一下,利于得出扶贫规律,但还有一些表,实际上就是填给领导看,填给上级部门看的,完全没必要。但,“表格”式扶贫既然有生存土壤,也是有因素的。

“表格”式扶贫反映出个别地方领导干部对扶贫工作的认知度还很底下。一些领导检查扶贫工作,还停留在“纸片”上。某些领导下基层检查扶贫工作,不是到田间地头看看劳动成果,到贫困户家里揭锅盖看看生活现状,而是直奔办公室,看看墙上挂的扶贫表格齐全与否,看看扶贫工作的资料做多不多。

“表格”式扶贫让扶贫工作流于形式主义。对于扶贫干部而言,想让贫困户增收,不容易,而且工期长,但要让某些热衷于看表格的领导满意,却有捷径,有立竿见影的方法,只要用心“杜撰”扶贫资料,把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记录表一排排,分门别类装订成册,整整齐齐订在墙上,让领导能够一目了然,心里美滋滋,则扶贫工作就成绩斐然。

如此这般,一些扶贫干部就会转变扶贫工作思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填表上,用到“做资料”上,而荒废了让贫困户增收的“主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表格”式扶贫,说白了就是形式主义的扶贫,把扶贫工作当成是做给领导看,做给上级看的,而忽略了贫困户这个“主角”。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天寒地冻的太行山区,到荒凉偏僻的陇西荒原;从巍峨险峭的大山深处,到透风漏雨的棚户陋室,习近平多次到我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察真情、看真贫。扶贫工作不是“填表”可以做好的,表填得再漂亮 也是中看不中用,要实现2020年7000余万人脱贫,要想在脱贫攻坚战中不落伍,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表格”式扶贫思维,对扶贫干部考核一定要“轻资料,重实绩”,扶贫资料、表格尽量少填,甚至不填,少一些花拳绣腿,多一点为贫困户创收、增收的真功夫,让扶贫干部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规建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