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在《乡镇论坛》2006·8上发表了一篇《企业编制的乡干部路在何方》的文章,文中阐明了统招统分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被分配到某县的乡镇后,不明不白地就成了企业编制的干部,以及在2003年该县的乡镇机构改革后,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成为了所谓的“回聘干部”(实际又是企业编制干部)的前途和命运。时隔十年,笔者怀着一份好奇之心再一次走访了该县那些企业编制的乡镇干部(以下简称企业干部),对他们的遭遇不仅是令人感到同情,更想要反问一句:谁来为该县的那些乡镇企业编制干部的遭遇埋单?
该县乡镇企业干部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是工作的主力军。上面多个部门千条线总是汇集到基层乡镇政府去落实,一年四季每一天都有做不完的事。如党员管理、安全生产、信访维稳、计划生育、森林防火、防汛抗旱、民情民意调查等等,不时还要迎接和应付上级检查、考核,有时还穿插一些学教活动、扶贫、换届等中心工作,很多时候都是让人忙得焦头烂额。同时,随着政府的转型和职能的转变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情况:有关部门在对乡镇进行指导时对一些政策把握不准,上午下发一个工作提示,下午又下发一个同一个工作提示,可内容要求却几乎完全不同;或者乡镇在涉及到具体问题向他们请示时,他们却推脱到哪个部门更专业、更具权威,而当你问到那个部门时很多时候又是叫你转问另一个部门,这样一来二去把问题又推回了乡镇 政府由自己解决,这无形中又加大了乡镇干部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如今许多部门的工作都体现在表格和工作纪实上,不少时候这些资料堆积如山,这些表格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及工作纪实都要花费乡镇干部的不少精力。因此,乡镇干部的工作量是相当的大,工作压力也非常的重。虽然,近些年各乡镇都招录了少量的公务员,但工作经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等方面还远不及那些企业干部。因而这些重担绝大多数又落到了企业干部身上。企业干部他们为了完成乡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经常是利用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加班。领导们对他们的加班,多是要求他们讲党性、讲奉献,而对他们牺牲休息时间的待遇可以不讲法律、政策。虽然有些企业干部在加班时偶尔也会发出一两声牢骚,但他们还是会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生活窘迫。由于企业干部的身份不是公务员,他们只能由乡镇自筹发工资,工资标准虽说参照公务员,但一般都比公务员低。如公务员的政策性加薪企业干部们一般是享受不到的,现在多数企业干部的月工资一般都是两千多元。而且还不是按月正常发放,有少数乡镇还拖欠他们的工资达近半年,经济条件较差乡镇的企事业干部“五险一金”其中任何一项都没有买,跟本不允许这些人老、生病和出现什么意外。由于企业干部的条件比较差,当时在择偶时也只能把标准降低,因此,绝大多数的企业干部都是“单边户”,全靠企业干部的一点微薄的工资来支撑这个家。现如今,他们的父母多数都在70岁以上,要靠他们来赡养,小孩一般都在读初中或高中,加上平时的一些人情往来,家庭开支比较大,由于工资不按时发多数时候的日常开支都是靠借钱来花,还有工作上的垫资,加之进单位时交纳的“就业费”,他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几万元的债务。有些企业干部的妻子不堪承受家庭的重负(平时不但没钱回家,还经常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照顾小孩和老人以及所有的家务全靠自己一双手),和别人同样上班自己的老公什么保障都没有,赌气,选择了离婚。企业干部的离婚率是特别的高。他们当中有个叫李军(化名)的人就是因为妻子赌气和他离了婚,至今已有六年,他仍是单身一人未找到对象。
三是前途渺茫。2003年乡镇机构改革后,还是有极少数企业干部得到了提拔,提拔后转为了行政编,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因此,所有的企业干部都是积极工作奋发向上,并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极少数的一份子。但至从2012年后,企业干部提拔的口子完全被封死,说什么企业干部不是公务员没编制不能再提拔。而且从2000年至2012年提拔的少数企业干部,虽说得到了提拔但只能享受副科待遇,同样也不是公务员,没有编制,不能再提拔重用。没有了提拔机会,企业干部的势气大大下降。县委也看在眼里,于是效仿了2003年再一次组织企业干部进行了考试、考核,入围了88人,县委想把这88人解决为事业编制。但已时过三年这88人什么都没改变,什么也没解决,仍就是原来的企业干部,真让他们心寒。然而,近几年来对没有编制的村(社区)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等倒是得到了提拔。如今年的乡镇党委、政府换届,本应是选拔一些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村(社区)支书、主任和站、所负责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结果是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考试,只要参加了考试的不管成绩好坏,只要没有违反计划生育和违法违纪的都基本上得到了录用提拔,全县拟定在这些人中录用提拔10人结果却录用提拔了16人,这些录用提拔的人之中有些人连乡镇工作的倒顺都不分,怎么能和那些精干老验的企业干部相提并论,并还要成为他们的领导,再说企业干部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给别人,他们心中怄火。有些2000年以后提拔上去能力相当强的优秀企业干部,也因编制原因未得到再次提拔重用,倒是不少的工作平庸、能力不强有编的乡镇领导干部再次得到了提拔重用。不少企业干部都了出了这样的感慨:骏马田间死,伯乐今安在?
谁来为企业干部的遭遇买单。在2016年4、5月期间,有“好事”之企业干部不知是在网上还是在哪搜到了一份2006年省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2005年以前违规进入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通过考试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相关文件。企业干部们绝大多数都是统招统分进乡镇政府的不存在是违规进入,即便他们是违规进入的,省委在2006年采取了补救措施,可以过渡到公务员队伍,可文件一到该县为什么就如石沉大海?按文件精神这些企业干部他们绝大多数人是可以通过考试解决公务员编制的,如果他们是公务员编制,他们就不会因政策性加薪和“五险一金”等问题发愁了。企业干部们仿佛在绝望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起初他们按文件精神找到乡镇党委政府讨说法,多数乡镇都因财力有限解决不了,后又找到县委,回答的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于是在5月中旬,企业干部们再也按耐不住了,几个乡镇,几十个人干情汹汹直奔省委讨说法。县委急了,一边派人跟踪那些企业干部,并马上召开常委会研究对策。要求企业干部立即回来,并答应了企业干部的工资和“五险一金”都有县财政兜底,88人尽快会解决事业编制。企业干部们是回来了,到现在又过去半年了,但县委的诺言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兑现?即便能兑现,现大部分的企业干部都超过了40岁,想考公务员超龄了,谁又会对他们以前未交纳的“五险一金”和一次次错过的提拔重用机会等遭遇埋单?县委面对奋战在一线的乡镇干部总是说没编制,那请问乡镇的编制哪去了?谁又该为“贪污”省委文件精神负责呢?
作者单位:湖南省嘉禾县袁家镇干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