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辛祖萱:农村党组织书记要提升六种能力

[ 作者:辛祖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7 录入:王惠敏 ]

农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岗位重要、责任重大。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白当书记“为了什么”,弄清楚“干点什么”,考虑好“留下什么”。履行好新时期村书记的工作职责,关键要全面提升“六种能力”:

提升学习能力。“肚里的知识多,手里的钥匙才会多”。村书记只有加强学习,持续“充电”,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理论学习,带头学习党章党规,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用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加强政策学习,学深学透各项涉农政策,用足用好政策,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惠农政策红利。加强法律学习,多学学法律知识,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明白人和带头人,促进村级治理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

提升发展能力。“手中没有米,唤鸡也不理”。村书记要时刻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富民步伐,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放在心上、抓在手里、找出办法。明确发展思路,认真审视村情,分析优势,扬长避短,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找准选对强村富民的路子。在脱贫攻坚上,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落实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双增收”项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争当致富典型,开动脑筋找门路,找准优势上项目,带头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带头兴办各类合作组织,争当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

提升服务能力。村书记一定要不忘初心,多为百姓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用实际行动让大家记住你的好。时刻情系百姓,把村当成“家”,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每逢村民遇到急事、难事、烦心事,主动去看一看、问一问、帮一帮,多一些雪中送炭,多一份温暖关怀,让村民真正感受到温暖。办好为民实事,更多地从群众关注的小事实事入手,认真做好村庄道路硬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重点关注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难题。

提升管理能力。农村工作纷繁复杂,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会事倍功半。村书记对各自村情要有清醒的认识,立足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提升管理能力,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作为班长,要时刻从党的事业出发,讲团结,顾大局,求发展,注重村两委之间、班子同志之间的团结协作,激发班子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不断深化村级民主协商工作,大事、要事多和群众商量,急事、难事多向群众讨教方法,不断提高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要重点抓好“两会一课”等制度的落实,以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为重点,将群众关心的扶贫资金使用、财务收支、五保、低保等信息及时公开,不断提升村级管理规范化水平。

提升维稳能力。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没有稳定就谈不上发展。村书记要在防范、化解、引导三个方面下功夫。抓好防范,变“事后救火”为“事先防范”,经常分析研判稳定形势,定期搞好排查,预测哪些方面会出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怎么防止问题的出现,出现问题之后怎么处理等等,做到心中有数、防患未然。抓好化解,敢于面对群众的各类纠纷,积极主动地做好化解工作,不让矛盾激化、事态扩大,筑牢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抓好引导,做群众工作时既要公平公正,更要做好引导工作,把政策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让群众清楚明白。同时,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村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提升自律能力。群众气的是大吃大喝的“馋”干部,烦的是无所作为的“懒”干部,怨的是见钱就捞的“贪”干部。村书记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管好自己,管好班子。要强化自律意识,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要明晰法律与纪律、公与私的“警戒线”,时刻严格要求,坚决依法按政策办事。在原则和制度面前,敢于排除干扰、顶住压力,为了集体和村民的利益,不怕得罪人,做到行得端、坐得正,办事公、处事明,始终保持一股正气。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华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