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乡宁县咬定紧抓基层党建不放松,以“五大优势”“八条路径”有效措施,使136个无集体经济收入的行政村告别了零收入的历史。小康路上走出了“乡宁底气”,闯出了“乡宁优势”,使“穷集体”告别“零收入。(山西农民报11月11日)
借鉴乡宁县的经验做法,笔者认为可通过“四围绕四搞好”(围绕人才战略,搞好劳务中介输出;围绕土地供应,搞好土地流转;围绕产业发展,搞好电商配送销售;围绕旅游开发,搞好乡村配套服务),实施以党建引领发展为主线,以市场运作方式谋划发展为中心,持续实施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化”战略,把脉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大联动新路子。
一、围绕人才战略,搞好劳务中介输出。
“刀不磨不快,玉不琢不光”,着力“打磨”党员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当好党建引领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督导员”,做好人才引进的“工作员”,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服务员”。
依靠“人才引进”释放“人才红利”。借势创新驱动引才聚才,改革体制机制选才育才,优化创业环境用才留才,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人才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依托本地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剩余劳动力”。对农村闲置劳动力进行集中登记造册,创建建筑劳务公司,集中管理,集中进行建筑安全、农耕机械操作、田间管理、物业服务等技能培训,颁发合格证,将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通过向内、向外两种方式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向镇内企业输送劳务,签订用工协议,收取用工企业培训管理费100元/人;对外提供中介服务,获取劳务中介服务费20-70元不等,培植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中的新形态。
二、围绕土地供应,搞好土地流转。
以需求为导向,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集体提成的方式,基层党支部着力引导和组织群众统一流转土地。一是开发淤地、股份运作。二是流转土地、盈利分红。探索村集体公司以“黄谷保底”(每年600-800元/亩)方式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在对土地进行集中平整后,采取反租倒包的形式,以每年800-1000元/亩租赁给园区公司发展现代农业,在此基础上,村集体公司与其合同约定,纯利润超过50万元,超额部分按20%进行提成,增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中的新动力。
三、围绕产业发展,搞好电商配送销售。
镇党委积极推行“集体+公司”运营和村集体产品直销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一是集体产销直营。村集体经济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设立直营店,将中特色农产品直销入市。二是电商配送运营。集体公司与其他专业公司合作成立配送公司,村公司底价提供生态农副产品,通过电商渠道和网店销售,所得收益按照4:6分成,凸显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中的新特色。
四、围绕旅游开发,搞好乡村配套服务。
基层党组织倡导依托农旅资源和旅游项目,积极发展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将集体经济建在旅游产业链上。一是盘活资源、办农家乐。村集体公司与其他专业公司合作深度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并将闲置资产,折股量化入股;二是整合项目、建旅游公寓。引进乡村旅游项目,村公司利用闲置资源修建乡村旅游公寓,县村集体发展基金给予50%的征地补助,其余所需资金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入股的方式进行筹集,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中新优势。
集体公司搭台、市场需求补位、配套设施完善,经营服务创收,希望这条新路子可以实现集体经济发展、配套设施跟进、农民就业增收“三个共赢”。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大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