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发人深思。新形势下,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用好,有必要让批评带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来源于:11月1日《人民日报》)
“不搞莺歌燕舞”“常抓抓出习惯、抓出长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众所周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经得起批评,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接受批评的自我改造中,改正缺点,纠正不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笔者认为,要让品尝“被批评”的滋味成为一种习惯。
党员领导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在新时代的今天,国情世情变幻更替、社会矛盾复杂多样,民主生活会显得尤为重要,意义更加突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对干部的考验。
要带动组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自身的不足,真诚接受大家的批评建议。更重要的是,接受大家的批评是要有诚恳的心态,大家的批评纵然难听,纵然让领导干部颜面扫地,但是领导干部要真诚接受批评,认真总结大家的批评建议。只有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通过党对干部的考验,才能在党性的建设中做出贡献。
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习惯于接受批评,要把批评当作对工作的的意见,反思自己工作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工作。要习惯听“刺耳”的真话、“挑刺”的实话,正确对待和接受批评,多尝点“被批评”的滋味,把批评当做自身提高的有效平台,从而不断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笔者认为,要让品尝“被批评”的滋味成为一种习惯。作为领导干部,的确应当习惯被批评,甚至是很尖锐的批评。特别是要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做好自我剖析、自我检查,更要敢于接受群众批评,敢于在群众面前做一次“检讨”,不仅要“揭短”,更要“亮丑”,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把有力武器和良药来转变工作作风。因此,“有辣味”才能让民主生活会“不串味”。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