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我国西部川陕革命老区的广元市是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核心区域,是四川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中的一个,其贫困村、贫困人口均占全省的6%左右,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而广元市要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面临着与西部贫困区域同样的诸如扶贫资金投入硬差口较大、县级扶贫资金整合难度较大、临界农户扶持难度较大等几个方面的较大困难之外,而且其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切实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的压力亦相对较大。
然而,面临上述困难和问题,广元市并未悲观困惑,并未等、靠、要,而是通过近年来大胆创新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精确规划、特色培育、精准投入”这“三举措”的产业扶贫新路子,从而较好地促进了全市贫困农村广大贫困人口的致富增收。
“精确规划”——广元市产业扶贫的有力举措之一。
由于产业扶贫的第一步是精准规划,故而广元市创造性地制定了县域脱贫攻坚推进总体规划、贫困村脱贫解困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等“三个规划”。按照贫困户个性需求和共同特征,因户施策,一户一计,建立台账,落实帮扶措施,确立了“生态庭院、增收产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产业扶贫规划内容。如根据产业扶贫的精准规划,对贫困户主要实行了个性化扶持。即由帮扶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研判、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贫困户脱贫致富发展规划,着重突出了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增收产业、提升能力素质。
其中,昭化区不仅对其63个贫困村分村制定了脱贫发展规划,对贫困户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分户制定贫困户脱贫致富方案,切实把项目规划到村到户,而且有对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春风行动优先就业等方式增加其收入,实现其产业脱贫。全市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春风行动优先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实现产业脱贫。
而苍溪县三会村,则在省委组织部的帮扶下,按“全域规划,多规合一”的要求做好了各类扶贫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如根据规划,三会村和周边马虹村、双树村,总共12.9平方公里土地,全部纳入了三会连片扶贫开发综合园区,并实行了统一规划,同步推进,共同建设产村相融、农旅融合的新农村。
“特色培育”——广元市产业扶贫的有力举措之二。
广元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着重发展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活力。为突出特色产业培育,广元2015年全市新发展猕猴桃、核桃、茶叶等11.6万亩、养殖生猪30万头、牛2.3万头、肉羊10万只、土鸡540万只。2016年1-4月,全市148个贫困村中启动项目建设的超过70%,项目整体形象进度15%左右,新发展猕猴桃、核桃、茶叶等1.26万亩,养殖生猪1.24万头、牛0.13万头、肉羊1.56万只、土鸡14.78万只。
广元青川县为了破解特色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还在大力发展“互联网+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新培育电子商务企业2家、网商50家,2015年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3亿元,线上零售额超过5000万元,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广元还采取长短期结合、市县联动的办法,共同帮扶旺苍县普济镇的特困村洪江、三溪两村实施了375户1087名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房屋建设项目,不仅帮助洪江村建成了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和帮助三溪村建成了龙王塘节水型项目,而且还帮助两村建立了长中短结合的生态立体种养(增收产业)模式,助推其努力实现产业富民。
广元剑阁县在抓好传统产业基础上,突出抓好特色产业,达到户户有产业,业业进协会。重点扶持剑门关土鸡+剑门豆制品、核桃、优质粮油、林板“1+4”全产业链。仅2015年发展核桃即达7.5万亩,养殖生猪104万头,剑门关土鸡685万只,从而基本保证了全县脱贫特色产业不仅发展得好、巩固得住,而且带动能力强。
“精准投入”——广元市产业扶贫的有力举措之三。
广元市脱贫攻坚不仅政府主导,争取支持,而且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优先集中用于贫困村、贫困户发展。2015年全市共整合投入各类项目资金38.6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其中市、县财政投入4.3亿元,2016年市、县财政投入将达到5亿元以上。如广元苍溪县因村施策安排整合资金捆绑投入脱贫攻坚,近三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亿元,带动农民投劳筹资和社会投入10亿元,2016年拟整合涉农资金3亿元。昭化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信贷贴息、危旧房改造、公共服务能力保障等,确保每年投入项目资金2.5亿元以上。朝天区主动衔接、积极招引有实力的企业、民间组织、商界成功人士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2015年全区共募集社会扶贫济困资金650余万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广元旺苍县为了破解扶贫资金总量不足、渠道单一的问题,先后实施了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金融创新、扶贫小额保险、扶贫小额信贷等全国性金融扶贫试点项目,互助资金试点项目累计放款1.3亿元,金融创新试点累计放款536万元,扶贫小额保险参保人数从2011年的1.47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15.3万人,扶贫小额信贷累计放款85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旺苍模式”得到了省委书记王东明的肯定性批示,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广元市在精准投入扶贫项目资金的同时,还注重了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精准监管。广元市各县(区)为搞好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精准监管工作,不仅做到了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有限的资金精准投放到贫困村、贫困户,而且还做到了因地制宜健全项目扶贫资金的监管机制,结合监察、审计监管和人大、政协监督,强化了扶贫项目资金的公示公告和扶贫项目资金的社会监督,确保了扶贫项目资金的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切实提高了扶贫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仅广元朝天区组织开展扶贫资金专项督查就达6批次。广元苍溪县、剑阁县还专门制定了《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以此为安全使用扶贫项目资金上了一道“铁保险”。
作者简介:翟峰在先后当选为市和省两级人大代表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以来的15年间,依法履职提出议案和建议共900余件。其中,有近两百件议案被省人大主席团确定为省人大专委会审议议案,40余件立法案作为了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的重要参考并助推了地方立法;56件建议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一府两院”重点建议,并分别得到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省长、分管副省长暨省“两院”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负责同志的批示;调研形成的三百余篇调查报告得到省以上数十家报刊发表,其中多篇获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副主席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暨省市主要领导和省级有关领导的重视或批示。翟峰现任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专委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六届广元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享受副厅级工资、医疗待遇,曾担任联系环资保护工作的市人大专委主任近12年),并系中国法学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会会员和四川省秘书学会学术委员,2007年以来先后荣获中国首届十大社会责任博客和中国年度绿色人物荣誉奖,2012年以来先后两次被九三学社中央表彰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15年被九三学社中央表彰为“九三学社十大楷模”。
作者:四川省政府参事室特聘研究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