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肖大松:莫让农村的净土成为邪教的温床

[ 作者:肖大松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6 录入:王惠敏 ]

90年代,人们忘不了邪潮的嚣张猖狂,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已逐渐被人们淡忘,似乎邪教已远离我们身边。然而,随着山东招远血案的发生,又一个罪恶滔天的邪教——全能神,以狰狞的面目,出现在我们身边。这时,民众才蓦然发现,原来邪教并没有完全消逝,反而在我们周边埋芽生根,并且不断壮大。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出现了各种名目的邪教组织。例如天父的儿女、达米宣教会、新约教会、门徒会、灵灵教、呼喊派、全范围教会、三班仆人教、东方闪电、华南教会等等。其影响所及达到了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其中尤以农村为甚。

农村,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它承载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不可多得的回忆和不可替代的责任。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大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已成为一方难能可贵的自然和谐的净土了。

然而,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基层政权控制能力的疲软、文化娱乐生活的匮乏、价值信仰的失范等等,给了邪教可乘之机。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多神信仰民俗,为异端邪说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土壤,无形之中,农村的这一方“净土”正慢慢沦陷为邪教滋生的“温床”。在“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活动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应该高度重视起来,打一场农村反邪教的“漂亮仗”。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或者是言过其实。其实,不然。一份调查显示,加入邪教的成员以农村人口居多。以主神教为例,在调查中,所了解的38名头目中属于农村户口的就有34名,占89.4%,其成员当中农村人口达到了92%以上。

邪教在农村滋生蔓延,就像一个个毒瘤,极大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秩序,危害着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给农村的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隐患。邪教鼓吹“信教能治百病”,“有病不用治”,或用所谓的“神术”治病,结果导致一些农民伤残、精神失常,甚至枉送了性命。邪教宣扬吃“赐福粮”、“生命粮”,忽悠农民不搞农事生产,或者让农民群众整天“信教”、“传教”,没有时间也无心从事农业生产,导致农事荒废,生活陷入困境。邪教还丧尽天良地煽动“信教可进入天国”,骗取不少农民加入邪教后,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

由此看来,邪教十恶不赦,不铲除不足以平民心。我们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治理邪教,还农村一片朗朗乾坤。对邪教的治理,我们既要加强打击,更要标本兼治,在严厉打击的同时,要从根源上消灭邪教产生蔓延的条件。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给邪教生存的机会,这样,真理必然战胜谬论,正义必然战胜邪恶。

我们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建设和制度建设。邪教之所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有恃无恐、泛滥成灾,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邪教以宗教或其他名义混淆视听,使执法机关的行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邪教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为此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有法可依”,才能有效地防范与打击邪教。

我们要正确引导群众,区分邪教与宗教的界限。为满足部分群众信教的需求,也为了充分体现自由、平等的原则,我国实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邪教往往把自己装扮成宗教,以宗教的名义欺骗、蒙蔽广大群众。受宗教知识所限,许多人特别是相对闭塞的农村居民,对邪教和宗教的界限不是很明了,往往把邪教作为宗教加以信仰。我们要广泛宣传宗教与邪教的区别,提高人们辨别合法宗教与非法宗教的能力。

我们要建设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斗争机制,实行“人民战争”,并发挥其反邪防邪的“桥头堡”作用。邪教的产生、发展蔓延或死灰复燃,基层组织可能也应该最先发现和掌握,第一时间进行打击,发动“人民战争”,就会让邪教无藏身之地。

我们要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一个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有部分农民加入邪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物质生活的相对贫困。因此,只有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农民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消除广大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根除邪教在农村发展蔓延的物质基础。

我们还要在广大农村构建反邪教的农村先进文化,实现文化教育转化功能。要让农民在接受先进文化教育中得到实惠,提升觉悟,自觉远离邪教。农民接受先进文化教育,可促使农民学到知识,提高劳动生产能力,提高收入,促进农民转变观念,净化文化环境。从而移风易俗,创造一个崭新的现代农村新面貌,使农民自觉远离邪教。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责任到位,把农村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在进行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时,要丰富农村文化教育内容,创新农村文化教育形式,如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的远程教育功能,开展法制、道德、公民素质、文明生活习惯等教育,将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农民日常生活之中。农民精神生活富足了,文化素养提升了,邪教自然不驱自散了。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邵阳新闻在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