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高晓芳:脱贫要挖根

[ 作者:高晓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2 录入:实习编辑 ]

“十三五”期间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时期,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两会期间强调指出的。

脱没脱贫要实行和群众一起算账,群众认可,心中有账。账算清楚了,群众认账了才算真的脱贫,7000万贫困人口,数以万计的脱贫方式。可是面对这庞大的7000万,我们的脱贫干部有多种脱贫办法和有效措施吗?这难免会在一个村、一个乡,乃至一个地区出现政策措施一刀切,实施办法同质化的现象。短期效果明显了,看似群众脱贫了,可在现实中,一些群众去年脱贫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一两年或者几年之后脱贫的人员有可能或者实实在在的又返贫了,而且还有可能更穷。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想尽千方百计的扶贫成效不见了,部分人口又回到原来的起点。所以,在扶贫过程中如何治穷根,把贫困连根拔起是当前扶贫干部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如何治?这需要从多方入手,因人、因地、因时制定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措施。

首先、要解决志和智的问题。从思想上解决“等、靠、要”的问题,解决“要我脱贫”和“我要脱贫”的问题。把那些为了脱贫而脱贫的数字游戏甩开。实事求是的让群众从内心认识脱贫的意义。调动脱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自愿的投入这场攻坚战中。积极主动想办法,找路子致富。有了群众的主动,解决智的问题就不会很难,不会找不到技术和思路。这就从思想根源上杜绝了穷根生长的可能性。

其次、要解决好村级班子建设,为脱贫攻坚找到好的带路人和管理者。贫困户总的问题在每个贫困户。作为上级帮扶干部的帮扶是有时间要求的,而村级领导班子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他们家底熟、情况清、最了解实际,最能实实在在的解决根本问题。他们最能和群众说上话,最能直接反映群众的想法。群众的很多想法和问题都是以他们为出口的。建好了村级领导班子就能够为每家每户找到脱贫的管理者,由他们吧这些情况统一汇总,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上级部门以此为依托实施并彻底解决问题。。

再者、“兜底”和相关的社会保障政策要灵活多样。贫困户贫困原因多种多样,解决办法也不能一层不变,今年他是因学致贫,明年可能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但却不再脱贫计划内;某个家庭由于某种突发原因成为贫困户了,但之前他不是建档立卡户,又纳入不了帮扶惠民措施里面来;今年种植和养殖效果好,脱贫了,明年由于天气或者销售原因致使其亏损,再次回到“贫困线”……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的政策“兜底”是一兜到底?还是可以随时调整,因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只有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分门别类,采取不同方法才可能把“兜底”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并发挥到最好效益。

还有、监督管理在政策范围内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由于当前许多政策都是采用的共通原则,缺少切实的针对性。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我们在检查、督促、验收时也应该具有操作性。不能笼而统之一刀切、平均主义。同时更不能指标性的今年能脱多少户。这样容易造成倾向性的集中帮扶问题,不具有条件的硬生生创造条件只为完成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让每家每户达到条件、具有一定稳定性。实实在在的脱贫。

立足长远挖掉“穷根”,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使贫穷得以根治,让贫穷无滋生土壤,脱贫成效显著,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我们广大扶贫干部追求的目标!脱贫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之中心抓好发展,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任务。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坝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