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陈可石:旅游小镇设计与古村古镇复兴十大理念

[ 作者:陈可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09 录入:王惠敏 ]

我在英国留学时学的是艺术史。在欧洲旅行,每到一个美丽的村庄,我都会停下来看一看。我觉得未来中国的古镇一定会像欧洲的古镇一样受到大家热爱。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个活到今天的古镇。回国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下了“洛带古镇”项目。由这个项目,开始了我长达10年,包括20多个中国古镇复兴项目的设计生涯。

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这10年来我的一些感受。我将用10个理念来描述我眼中的旅游小镇设计与古村古镇复兴。

十大理念之1

古村古镇是中华五千年伟大农耕文化的载体。载体没有了,文化就不能传承下去。

不少古镇的诞生是农业产业发展的结果。在现代产业更新背景下,如果一个农耕的传统古镇还是保留原来的产业布局的话,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做成都洛带古镇时,提出把洛带做成一个旅游小镇,将其支撑产业由农业转变为旅游业。我们还借鉴欧洲旅游小镇的空间处理,为洛带做了很多广场。

另外一个案例是汶川灾后重建的水磨镇。我们明确提出要把水磨镇建设成一个旅游小镇,而不是只是灾后重建。如果仅仅是灾后重建,很难理解要用大量资金进行传统建筑风格保留与景观营造。后来温总理曾在水磨镇戏台前激动地和大家合影。

十大理念之2

以城市人文主义价值观来规划、设计、保护和开发古村古镇。出发点不同,结果就会完全不同。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年代,江浙一带许多古镇被拆除,因为从工业角度看它们没有保留价值。而如今越来越多人看到了人文的价值。我们在做贵州凯里下司古镇时,原本有一条高速公路要跨过古镇,如果公路施工古镇可能就不存在了。幸亏当地领导在参观水磨镇时受到启发,觉得既然水磨每天能吸引3-6万人参观,下司也可能通过另一种方式复兴,于是找到了我们。

十大理念之3

古村古镇需要通过产业调整,在传统产业上植入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养老、健康、生态和高新农业等现代产业。经济发达的古村古镇才是可持续的古村古镇。

经济成功是使文化可持续的一个基础。我们在洛带古镇、下司小镇等项目中,都对产业注入做了很多努力。这是恢复重建的下司古镇。当时陈敏尔书记评了四个字:眼睛一亮。

十大理念之4

古村古镇一定要形态完整,传统建筑学要得到发扬光大,传统建筑要得到保护,新老建筑要在形态上有所呼应。要在地域性的建筑语言上向前走,决不能在建筑语言上造成混乱,要最大程度上使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

贵州隆里古镇,因为是明朝初年由中原前往当地平叛的部队驻扎形成,所以在长达600多年时间里成了当地汉族建筑学的一个孤岛。我们考察后很认真地按照明朝初年中原语言系统恢复隆里建筑,尤其是要做很多努力让当地领导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在苗族地区做一个汉族传统村落。

十大理念之5

每一个古村古镇要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环境特色。不要模仿和抄袭,要努力创造自身的特色和魅力,要有自己的Identity

水磨镇是羌族、藏族、汉族交汇的地方,所以我们在建筑学上把羌族、藏族、川西民居做了一个综合,才产生水磨的特点。而在做孙中山故乡翠亨村时,我们引入岭南风格,希望突出民国早期中西合璧产生的特色。

十大理念之6

以城市设计为先导,多种规划设计手段并行的整体设计方法。不能用大城市规划方法去规划古村古镇。

很多古村古镇一开始找一个机构做总规,再找一个机构做控规,最后再找一个机构做城市设计。这样构成很多混乱。过去十年,我的感触是我们应该一开始就把古村古镇的最初发展目标确定下来。我们在做龙岗甘坑客家小镇时,就是先用城市设计把甘坑未来发展的目标提出,然后一步一步用其他手段实现它的建设。

十大理念之7

采用总设计师负责制

大城市可以交给很多设计院来做,而古村古镇一定要以一个团队为主。汶川书记做了一个比较,我们在做水磨镇时,旁边的映秀则是集中了60多个团队,最后水磨成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成功案例。后来再为广东省做援藏重点项目鲁朗国际小镇时,我提出接受项目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采用总设计师负责制。

十大理念之8

通过设计和创意提升古村古镇的价值。

很多古镇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价值,需要靠设计去发掘。水磨镇的“春风阁”看似是一个很小的建筑,但却成了水磨镇的标志。我们为鲁朗镇设计的政府办公楼,也被誉为西藏最漂亮的一个镇政府。

为古镇进行设计,需要很多细致工作,包括装饰装修设计、木结构等等。但我们的收费标准仍是参照国家收费标准——跟办公楼、住宅收费一样。所以对古村古镇设计,我们其实要倾注更多思考,付出更多心力。无论是成都新都、都江堰、敦煌古城,还是正在进行的元通古镇。

十大理念之9

要用实体模型研究古村古镇的空间,要在实地现场做设计。

现在很多设计师过分的依赖计算机。做古村古镇的时候,我是不太相信计算机能够作出很好的空间。做鲁朗的时候,我在办公室用模型推敲了一个礼拜。

十大理念之10

设计师和投资者都应当用爱心去做事,要热爱古村古镇,要有人文主义情怀。热爱一草一木,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建筑,热爱一石一物,每一段历史、每一个故事。

古村古镇的保护与提升是一项事关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事业,设计师、投资者与原住民都要以爱心来对待这项事业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展览会看到中国未来古村古镇复兴的希望,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陈可石 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营都市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社科学院获博士学位。陈教授是汶川灾后重建全球最佳案例——水磨镇总设计师、中国唯一建在海上的珠海歌剧院主创设计师、广东省援藏重点工程——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总设计师、深圳湾超级总部国际竞标头奖方案总设计师。著作有《城市设计-晴朗的天空》、《城市的想象》、《城市设计与古镇复兴》、《汶川绿色新城》等。陈教授担任国内多个省市政府规划顾问,也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顾问、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顾问委员会委员曁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召集人、深圳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乡村与古村镇主题展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