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农村电商人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商向我省农村地区的渗透,农村电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农村电商既是众多电商企业市场开拓的新领域,也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然而,在农村电商快速布局、高速增长的同时,电商人才的缺口却在不断增大,并已对农村电商的发展产生了日益凸显的桎梏作用。根据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全国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达200万,其中最缺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三类人才。
从我省目前的农村电商人才现状来看,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随着中国惠农网、搜农坊、网上供销社等一批本土有影响力的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吸引了来之北上广的知名电商企业的人才加盟。比如中国惠农网,40多位技术研发团队成员都是来之BAT、一号店、大众点评等知名电商企业。二是在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企业的建设和阿里村淘合伙人的计划推动下,加快了本土电商人才的专项培养。比如江永、双峰、宁乡、韶山、邵东等一批示范县通过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或者与当地人社局联合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农村电商培训班。此外,在村淘合伙人计划的推动下,南县、慈利、岳阳、宁乡、湘潭等10多个县域先后完成了村淘启航班。
二、我省农村电商人才存在的问题
与我省县域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来看,农村电商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不仅农村电商企业遭遇着人才匮乏的困境,特别是缺乏指导区域农村电商发展的专业人才。目前,被我省农村电商企业吸引的沿海地区人才绝大多数是湖南籍的,返乡的原因以亲情为主,与沿海地区相比,本土企业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的条件差距较大,不利于人才的长期稳定。此外,我省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是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外流严重。尽管我省本科和高职院校有20多所学校有电子商务专业,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绝大多数前往发达地区,而且尚没有针对农村这一领域的电子商务人才。二是目前我省没有一家专业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的正规机构。现在正在开展的一些培训,或是一些农村电商企业内部的培训部,或是人社局组织的一些行业技术人员。三是农村电商相比于电子商务来说,既有共同性,但是更具有特性,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难度大。尤其是农产品的上行,相比其它产品,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属性特点多样、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不高以及农产品的物流成本高等原因,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方式等与众不同,行业也正处于探索之中。最近的“徐闻菠萝事件”就是一个值得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反面案例。
三、加快我省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知,强化各级部门的重视意识。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关乎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更是国家实施扶贫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要发展好农村电商关键在于人才。不管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创业创新人才,还是电商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和运营管理人才,都是目前我省非常缺乏的,这已成为制约我省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发展较快的永州地区的经验来看,“高位推动”是农村电商能够快速发展最大动力。为此,建议我省相关部门领导一定要提高电商人才发展的认知,强化“人才培养”先行的意识。
(二)落实政策,加大资源政策的投入力度。2015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大力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的意见,同期我省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中也有加强人才培养培训的措施。为此,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落实上述政策意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便利性。同时,政府应将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纳入新农村人才培养年度计划,将电子商务培训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加大对重点人群,如电子商务服务商、电商协会专职人员、农业经纪人、电商“领头羊”的专业化培训力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制定鼓励政策,吸引具备较高知识水平及一定网络基础的青年人回农村创业,加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聘请担任顾问、指导等方式软性引才,以及给予较高物质待遇等方式留住人才。
(三)构建机制,形成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长效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机构成立专业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引导省内涉农知名电商企业要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持续培养农村电商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网络技术支持等多类人才。此外,要把电子商务知识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学习培训必修内容。以县(市、区)为平台,积极整合商务、农业等部门培训资源,对县乡村干部、电商网点负责人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和返乡创业青年,开展定期培训指导,不断增强网络交易技能和盈利能力。
作者系惠农商学院院长,湖南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市场营销系主任、湖南省市场学会副秘书长、长沙市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管理咨询专家、长沙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王禹 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