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了一些欧洲的小村镇,整体感觉是干净、整洁、安谧、漂亮。在中国除了一些著名古镇比如乌镇、周庄、丽江等(旅游区收门票,有人专门打理)还比较干净整洁外,普通村镇一般都是一片乱糟糟的景象,垃圾到处飞,污水遍地流。
都是村庄和小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区别?有人会说人家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但这样的借口等于狗屁。我记得小时候家乡小镇就很干净,河水是清的,街道的青石板是亮的,没有乱扔的垃圾也没有太多污水。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可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不同。
西方人讲究公德,中国人关注私密。西方人认为外部环境的整洁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所以大家会把街道、广场、公园等维护得很干净,这样才是真正的体面。中国人关心自己家的天地,常常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只要一出门就随手扔垃圾,在门外街道上乱倒脏水等。中国人不认为街道是自己环境的一部分,乱扔东西没有任何心理障碍。
西方人的村镇有聚会中心,通常是村镇中心的广场和教堂,每周大家都要到教堂听道学习,逐渐养成了交流和守秩序的习惯;中国人的镇村中心是镇政府和村委会,这些机构似乎和老百姓的生活没什么关系,老百姓像一盘散沙住在村镇里,各人自扫门前雪,现在流动人口多了,更加没有人关心整体环境。我曾经去过北京郊区的一个村镇,村委会的院子十分干净,但外面的村庄污水横流臭气冲天。问村干部怎么不管一管,回答说管不了。
西方的村镇,没有镇政府和村委会这样的管理机构,但村镇的自治体系却很完整,人们自发组织起来定出大家必须遵守的规矩,推举出负责人(都是兼职),监督大家执行,因为是大家共同的意志,一般没有人违反;中国古代也有很好的村镇自治结构,但解放后政府大包大揽,把本来应该老百姓自治的事情放在了自己身上,结果政府机构越来越臃肿,效率越来越低,老百姓发现自己说了也不算,稍微主张一下都有可能受到打击报复,所以还不如什么都不管,逐渐自私倾向越来越严重。
再次是社区的成熟度,西方成熟社区已经上百年,现在西方的小镇和村庄,很少会有外来人口大批涌入,大家互相很熟悉,不会做太出格的事情,比如在街道上直接倒脏水扔垃圾等;但中国的社区建设才刚刚开始,流动人口大,很多大城市边上原来的村庄,都变成了出租屋,村民和外地打工仔互相杂居着,社区管理不成熟或者没有人管,所以就没有了行为准则。
最后是基础设施问题,西方人在基础设施上狠下功夫;比如下雨天我们很少听说西方哪个城市被淹了,因为西方的地下排水管廊非常发达,同样,排污系统和垃圾收集等也很发达,所以不需要在马路上倒脏水和扔垃圾;但在中国,基础设施一直被认为是隐蔽工程,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不少地方政府搞的都是表面的政绩工程,没有人愿意去做其实最重要的隐蔽工程,结果只要稍微一下雨,连巨大的城市都会被淹(今年被淹了几十个了),更别说小村镇了。大城市的排污和垃圾处理都不过关,小村镇就基本没有这样的系统,所以垃圾乱扔脏水乱倒就成了必然现象。
中国要真正走向有秩序的现代社会,光靠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核心区几栋漂亮大楼和几条漂亮马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到有一天,中国的每一个小镇每一个村庄,都整洁、漂亮、干净、秩序井然,那才是中国真正值得骄傲的时候。这一天既需要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更需要政府改变管理思路和政府职能。今天,只要离开北京核心城区十公里不到的小镇,常常就是污水横流臭气冲天的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真没有理由为中国的GDP成为世界第二而骄傲。前两天看到一段短视频,某地市委书记在中央大领导去视察的时候,紧张得汗流浃背,表情唯唯诺诺;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市委书记们能够在老百姓面前紧张得汗流浃背,表情唯唯诺诺,中国才有真正的希望。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老俞闲话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