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新华网,6月30日)
自十八大以来,助力贫困户脱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中央已经定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各地也签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但是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不是一味建设华丽房屋,而是要定位“穷根”,拔除“穷根”,更要从精神层面上为农民脱贫。某些“表演式”扶贫并不是个例。如,某地政府搞“抓阄扶贫”,对贫困户帮扶仍然停留在“柴米油盐”的慰问上,这些“表演扶贫”措施,中看不中用,遮挡真贫,往往是“前脚脱贫后脚返贫”,不能扶真贫不说,还错失了真正帮助农民脱贫的时机。
同时,一味强调物质脱贫而忽略精神需求也是片面并且不科学的。国内的一些中产阶级自认为已经过上小康生活,随心所欲地到世界各地秀了素质的“下限”,这类人虽然可以说是物质脱贫,但是精神层面与居住在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并无很大差别。
而精准扶贫的核心,就是要精神、物质两手抓,避免出现物质上去了,精神却跟不上的处境。精准扶贫提升群众获得感,既要着力于当下“扶志”、“扶智”,又要立足长远,彻底摆脱物质贫困、精神贫瘠。此次中宣部等三部门研究部署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详细规划了未来五年,我过应该如何抓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并将工作内容下延至县级,充分分析各地不同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帮扶计划,把农民摆脱物质贫困、精神贫瘠作为重要内容摆上日常,并做好了科学计划。然后,比计划更重要的是将计划变为现实。各级党委政府已将释放扶贫红利,下一步就是具体承办人的操作问题,如何落到实处,如何收到实效,还需监管部门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早日完成脱贫任务,带领群众走向小康。
工作单位:绵阳市北川县安昌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