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卓青莲:扶贫先扶志,扶志不忘扶孝

[ 作者:卓青莲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4 录入:实习编辑 ]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十三五”的宏伟目标,全国上下也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开启了脱贫攻坚战,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很多可能刚脱贫摘帽的人又返贫了,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懒,可能是习惯了索取,可能是不愿脱贫。要想保持脱贫不返贫,还应当从扶志入手,同时,要不忘扶孝。

“我没有种养殖意愿,我自己种来自己吃,够吃了,不想改变现状”,这可能是一部分贫困户的心声,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小康线”内,不愿意改变,不过,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通过精准扶贫政策,采取结对帮扶、驻村帮扶、下派“第一书记”等方式,通过送健康、送保障、送补助、送温暖、送年货等措施,在2015年脱贫了一批。但是,输血不是办法,造血才能长效,因此,在摸清基本情况、明晰致贫原因后,提出了“因贫施策”的扶贫措施,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要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物资帮扶等,帮助他们重燃斗志,通过再就业、搞种养殖、创业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造血本领,走劳动脱贫乃至致富的道路。

“我们两个自己在家里种点地,子女都在外地,要过自己的日子,也没空管我们”,这也是农村一部分精准贫困户的心声,他们其实有儿有女,而且子女工作、生活都还过得去,有的甚至过的比较好,但是,都与自己的父母分户单独过,不管父母,因此,父母就成了精准帮扶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资源浪费,把本来子女应尽的孝转嫁到国家层面,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会让其他村民产生误会,不利于扶贫工作的推进,针对这部分帮扶对象,应当积极动员其子女加入脱贫攻坚的队伍中,主动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单位:五通桥区农业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