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徐国富:培育壮大多元村级经济产业

[ 作者:徐国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0 录入:实习编辑 ]

——记广西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第一书记李永楷驻村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经济、脱贫致富

和律村位于武宣县桐岭镇中南部,209国道穿境而过,距离县城18公里,距桂来高速出入口6公里,交通便利。全村1387户,总人口6250人,壮族人口占98%,即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当地有名的革命老区。该村下辖7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其中贫困户309户,贫困人口1139人。全村耕地面积4070亩,其中水田2200亩,旱地1870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外出务工和传统水稻、玉米、花生、木薯等种植,养殖业以猪、牛为主。该村是新增自治区级“十三五”贫困村,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100元。2016年以来,该村党总支部以党建促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以党建为抓手,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和律村全体党员131人,设党总支部一个,7个党支部。结合党员外出务工多流动性大、党性意识淡化、年老体弱等实际问题,该村党总支部将全村党员分为“管理类”、“创业类”、“老年类”、“外出类”四大类别进行管理,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发挥每个党员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特点专长,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该村党总支部深入农户、多次召开讨论会,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方针政策和脱贫攻坚重大决策,使中央精神和自治区的重大部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鼓励和支持贫困户通过创业脱贫。同时组织党员骨干、种养能手到南宁武鸣、上林县以及来宾市高新区考察学习。受到政策的鼓舞,一些思想开放、敢于创新的党员群众、甚至贫困户也在今年上半年积极投入在创业发展的队伍中。党员何开余和贫困户何开营筹资借款种植40多亩砂糖橘、芋头;村民韦启热、韦寿禄等合伙也种植60多亩砂糖橘;贫困户潘爱珍大胆从桂平引入试种5亩牛大力和扩种10多亩淮山;党员贫困户周炳路积极筹款发展养羊70多头;村民周炳权承包低产烂泥田发展鱼塘60亩;外出南宁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党员华琼也计划在家乡承包几十亩地发展产业;村医廖佳豪也计划在该村承包几十亩地发展种植业。还有一些农户也在这时期间跃跃欲试,掀起了“和律版”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小高潮。

在产业扶贫开发中,“产业类”党员带头成立各类种养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头带动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党员韦军、周元铁、陈小莉等联合于2016年5月4日注册成立“兴农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投资150多万元种植400亩哈密瓜,通过“合作社+金融机构+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带动30-40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贷款入股创业实现脱贫,辐射带动10-20户贫困户就近务工实现脱贫。目前该合作社在自治区党校资助15万经费后已租下209国道沿线40亩土地作为哈密瓜产业开发基地,目前带动8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贷款入股16万元,基地也已交付租金、平整土地和焊接部分大棚钢架。

在乡村清洁工作中,该村党支部紧紧团结依靠各村党支部、三会两会成员、各村理事长、生产队队长,民主选举理事会,推选出7名思想觉悟高、群众威信高、政策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深得群众信赖的人员,组成“清洁乡村”活动理事会。其主要职责是在村两委的领导下,认真当好“清洁乡村”工作的宣传员、组织员、示范员、指导员、协调员和监督员,确保村屯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以产业为突破口,实施精准产业扶贫开发

“产业扶持发展脱贫一批”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建设内容。该村以产业作为脱贫关键的工作来抓,大力发展哈密瓜、生猪、肉牛、家禽、休闲旅游五大产业为突破口,抓紧抓实推进各项工作。

该村依托村内现有的嘉农果蔬专业合作社350亩哈密瓜基地,计划沿209国道沿线再扩种400亩,重点打造连片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基地),带动30-40户贫困户入股成立哈密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该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主动联系广西第一书记产业园区和南宁市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相关电商积极解决产品销路后顾之忧。目前该村“产业类”党员周炳路、何开营带领贫困户正在积极筹建生猪、肉牛、黑山羊、家禽和果蔬五个专业种养合作社,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建立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发挥综合服务优势,探索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

该村近期还邀请了县水产畜牧局、县环保局、县国土等部门以及正大集团到村为生猪、肉牛养殖小区把关选址,积极主动联系扶贫办、财政局、供电所、信用社等部门解决通电通水以及发展资金问题。同时以哈密瓜、生猪、肉牛为重点推进项目申报自治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试点竞标立项。据悉,该村因项目可行性高、材料完善在武宣县上报财政厅的12个行政村中位列推荐前列。如获立项将获得上级财政200万元的试点经费扶持,为该村产业扶贫杀出一条“血路”。

三、紧紧依靠后盾单位,整合资源形成扶贫合力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该村党总支部积极向自治区党校、县接待办、县烟草局、县信用联社等后盾单位联系汇报工作,得到他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治区党校校领导先后多次到村调研慰问,扶持15万元支持发展哈密瓜基地、发放爱心棉被50套、资助司律村2万元购置篮球场灯光和五一农民运动会暨五四青年晚会等,自治区党校办公室党支部到村与村党总支部结对共建,并结对帮扶14户困难党员户放发鸡苗一批;县接待办、县烟草局也投入近3万元在太阳能路灯、水利渠道等基建以及五一和六一等节点活动、农资化肥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县信用联社也在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目前全村近100户申请贷款授信,截止6月16日已为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放发小额信用贷款18万元。

作者单位:广西武宣县桐岭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