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怀化市纪委通报,湖南省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正处级退休干部姚希亮为了谋取儿子进入县级领导班子的私利,手写了《关于侯桥训等人在换届考察中严重违纪的举报材料》,并指使其侄子姚佳良以匿名方式传播至网络、寄送相关部门,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性质恶劣,影响极坏。这从反面启示我们:领导干部面对换届要“淡定”。(06-04红网)
换届本是权力交接的正常程序,然而由于少数干部不能正确看待换届,出现种种“不淡定”心态。比如有些干部产生“失衡心理”,对换届和工作持观望态度,工作积极性减弱,进取意识不强,工作消极应付,得过且过,当上了“撞钟和尚”;有些干部产生“巴结心理”,为了能顺利当选四处奔波,处处“烧香”,请客送礼,拉票贿选,成了“票务公关”;有些干部产生“焦虑心理”,拉帮结派,大搞个人小圈子,声誉上互相诋毁,工作上互相拆台,染上了“螃蟹行为”;还有些干部产生“乱作为心理”,自知连任无望,放松要求,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于是大吃大喝,滥发奖金,乱开口子,上演“最后的疯狂”等等。
不可否认,换届让一批领导干部“退位”,也让一部分党员干部“掌权”,确实关系每一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干部们有些想法,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在感情之上还有纪律底线、法律中线、道德高线,在个人私利之上还有社会公利。干部升迁绝不能也不应该把希望寄托于个人关系和托人情上,而漠视纪律和规矩的存在、损害公众利益、破坏换届。姚希亮为了儿子升迁,不惜制造虚假举报材料,污蔑他人,干扰换届。不仅自己晚节不保,儿子也因此陷入泥潭。看似“爱”子,实则“害”子,可悲,可叹!
在换届时期干部如何保持“淡定”,“稳坐钓鱼台”?笔者认为,一方面,认真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要严防敌对势力、黑恶势力、家族和宗族势力干扰破坏选举,对于选举中的权钱交易、弄虚作假等行为及时举报,相信组织会让投机取巧者受到应有的处罚。另一方面,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要认识到换届是“换血”的“手术”,不能出现任何疏忽。“手术”中涉及个人进退留转,要随时做好服务大局、“牺牲”自我的思想准备。此外,多上网、多看报,研究分析相关案例,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平武龙安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