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坦然面对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 作者:罗小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05 录入:吴玲香 ]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夏更生介绍,前一段时间,关于考核评估造成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国务院扶贫办收到了不少反映。“减少是必要的,没有是不行的,我们要坚持最严格的考核不动摇。”夏更生说,对于考核本身问题,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对考核中有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必须及时改进。(1月4日 人民日报)

这两天到处基层政府都在等着一个消息,那就是:我们的扶贫村被抽到没有?第一轮抽完了,还有一轮会不会抽到我们的呢?就像种庄稼一样,经过长期对贫困户的帮扶,现在的考核就是看收成的时候了,这次的交叉考核笔者认为:考核并不可怕,尤其是交叉考核才能发现问题,有针对的解决问题,基层政府没必要压力和恐慌。

首先,对自己要有底气。各级政府的帮扶干部在这一年来对自己所要帮扶的贫困户是切实尽能力地帮助他们脱贫解困,没工作替他们找工作、没技术为他们提供学习路径、屋漏为他们翻瓦盖房、天冷为他们添衣添被。以前以为政府工作就是悠闲的朝九晚五,一张报纸一杯茶就过完了一天,现在看看我们每个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们,有多少个周末节假日都在加班,有多少个早起晚归在扶贫路上,一年半载没见的同事,有的变成了“过劳肥”,有的变成了“过劳瘦”,但大家都没泄气,一如既往的面对“脱贫攻坚、精准脱贫”的目标而努力,就此次交叉考核而言,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扶贫经验上的交流与学习,也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我们本地区的帮扶干部没想到的问题和扶贫的解决方法被其他地方来考核的领导们就发现了,或者给我们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也不失为一次好的机会嘛!

其次,要勇于面对发现的问题。有些地方的群众最近听到风声:上面有领导下来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就学电视里古代拦路喊冤的情景一样,专门拦标有“公务用车”的车辆,向领导反映各种情况。笔者认为:有意见用这种危险莽撞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即使有意见也要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走正确途径解决,脱贫攻坚不可能一下就把所有在生活上没有达到“小康”的群众都帮扶照顾的到,有对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大家要支持政府工作,合理地找对应部门反映情况,解决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基层政府的党员干部不够深入群众、不够了解群众生活、不够倾听群众意见、不够拉近群众关系,只注重“贫困户”的具体工作,而忽略了其他群众不平衡的心理因素,让其觉得“厚此薄彼”,也是需要改进的,应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认识在扶贫道路上,群众自己才是主力部队,自己要主动抓住工作机会,依托政策支持,共同向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这次交叉考核反射出的各种状况,需要地方政府提高认识,不断改革,凡事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革永远在路上,只要朝着人民美好向往的目标努力奋斗,小康离我们将不会再遥远。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总工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