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章薇:在扶贫一线培养选拔干部

[ 作者:章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1 录入:实习编辑 ]

赵乐际同志在宁夏调研时强调,要抓住市县乡换届契机,坚持好干部标准,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重要依据,选优配强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在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提出了明确要求。

立足岗位培养。在充分发挥各方面干部优势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培养锻炼领导班子成员、新提拔领导干部、科级后备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经验的年轻干部和“三方面”干部。指定培养对象岗位。要让每个重点贫困村、贫困户和重点实施项目都有重点对象联系、帮扶和协调,使干部在实践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在推进工作中提升业务素质,提高能力水平。

客观全面识别。围绕综合表现发现识别干部。用推进脱贫攻坚成效,检验和评判干部是否符合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是否自觉践行了“三严三实”要求。注重民意反映发现识别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通过随机抽查、走访群众、座谈了解、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督查了解干部在推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发挥、努力程度、实际效果、工作作风等。采取组织研判发现识别干部。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发现识别,确保进入组织视野的干部都是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

择优选拔使用。坚持“逢提必下”原则。提拔干部,一般要有基层工作经历,没有基层工作经历或基层工作经历较短的干部,提拔前后需有计划地安排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双联”村、后进村等村两委班子挂职,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长期扎根边远贫困乡镇、综合表现优秀、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普遍公认的干部。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蹲得住、抓的实,有思路、有创新,见成效、出经验,公论好、群众赞的干部大胆提拔重用。在干部提拔使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遴选后备干部时,优先考虑有参与脱贫攻坚经历的干部。对在脱贫攻坚中认识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的干部及时惩戒;对能力平平、畏缩不前的干部及时调整;对敷衍应付、欺上瞒下的干部及时问责。通过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导向,落实正向激励和严肃惩戒措施,凝聚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湖北京山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